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06.05
编号:16231
卸掉青春承载的压力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5日 生命时报 2015.06.05
     5月23日,一篇“中南大学研究生答辩未通过跳楼自杀”的网帖引起网友的热议。就在不久前的5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王尧自杀身亡,在他生前所作的诗中透露出阴郁的情绪和对现实的无力感。这些历经多年寒窗苦读的年轻人,人生刚开始,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让人惋惜。

    原卫生部201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自杀是15~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如今正值社会变革期,社会阶层日益固化,年轻人的上升渠道越来越窄;生存压力加大,既得利益者把持着决策权,年轻一代对人生的掌控感减弱,而对生活的无力感增强。“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我做不好任何事情”、“为什么社会对我这么不公平”,此类消极、无奈的话语经常出现在年轻人嘴边。

    负性事件是让我们深感疲劳的压力源,但这些客观事件无所谓好坏。飞蛾的寿命最短只有几个小时,长的也不过一个月。世界这么大,都没有时间好好看看,请问,它们要和谁诉苦呢?相似的,我们赋予压力源主观的诠释,才引发了喜怒哀乐。比如户口这东西,有的人说:“这是我在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我得不到它,真是太失败了!”有的人却这样想:“除了买车买房养孩子,它没什么用,拿不到就算了。有发愁的时间,不如提升自己。”

    当你困惑生命价值的时候,这些内心的自我对话不仅占用你的思想和时间,还会影响你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自我对话往往就是自我实现,你想着你会失败,那么很可能真的会失败。所以要纠正消极的自我对话,转变为积极的力量。比如,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地说:“昨天那件事,我处理得太糟了,我总是这样!”变为合理的自我对话就是这样的:“昨天那件事我没处理好,但我知道下次怎样做得更好。”年轻人还要降低期待,比如学历高,不意味着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你比别人能力强,并不代表一定更受器重,甚至那个不如你的人得到的比你还多。但要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 http://www.100md.com(金美慧 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