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09.22
编号:17685
血压降到120,中风风险低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22日 生命时报 2015.09.22
     中国专家认为,不同患者降压目标值不同,应遵医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 孙宁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主任医师 张维忠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主任 王临虹

    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国内外心脑血管学术界的关注。文章称,美国联邦卫生部门正式宣布,一项最初由美国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主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参与的大型临床研究项目提前终止,因为试验结果已非常明确:将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控制为140毫米汞柱的患者低30%,死亡率降低25%。

    文章分析,为减少中风和死亡,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目标应由过去的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之内更改为120毫米汞柱。那么,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真得越低越好吗?血压一定要降到120毫米汞柱以内吗?带着这些疑问,《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内权威专家。
, 百拇医药
    据了解,该研究启动于2009年,来自美国100多个医疗机构的9300名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参与,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高血压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其目的是为了回答一个医学界一直争议不休的问题:高血压患者究竟应该把血压降到多少才算达标?研究人员将参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的收缩血压治疗控制标准为低于120毫米汞柱,此组病人平均需要服用三种降血压药物;而另一组则依照传统标准将收缩血控制为低于140毫米汞柱,他们一般需要服用两种降压药物。观察4年后发现,120毫米汞柱组的中风率和死亡率都更低。

    针对这一研究,三位专家共同表示,该结果仍处于研究讨论阶段,与临床实际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其结果的评价是否正确也有待观察,所以目前尚不能成为定论。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主任王临虹表示,如果该结果确切,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工作都将带来较大改变。不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张维忠认为,高血压患者看到这样的信息没必要过度紧张,盲目怀疑自己的治疗效果,具体治疗方案还应遵医嘱,目前临床的治疗标准仍严格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执行。
, 百拇医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孙宁玲告诉记者,有关高血压的治疗标准,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理论上来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肯定控制得越低越好,多项研究证实,收缩压降低1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降低5毫米汞柱,高血压人群都将获益。但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伴有血压升高以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降压的耐受性也因人而异,因此诊断和治疗不能只根据血压水平,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综合评估,以最终确定个性化的血压控制目标,实施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比如,有的患者双侧颈动脉狭窄70%以上,如果将其血压降得太低,反而可能容易发生中风。”因此,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说,血压未必一定要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内,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记者了解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治疗目标显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毫米汞柱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伴有严重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或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血压管理。

    最后,孙宁玲提醒,由于合并症多、依从性不好等原因,目前我国临床上能严格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内的患者仅有30%,更不要说120毫米汞柱这一目标了。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同时积极改变生活方式。▲

    (本文由本报记者李洋采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