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11.03
编号:18944
智能手环别成摆设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3日 生命时报 2015.11.03
     智能手环别成摆设

    很多人买手环只图新鲜,专家称坚持用才有价值

    受访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医生 张 军

    智能手环在最近几年可谓风生水起,作为可穿戴设备中门槛最低、最容易让给用户体验的设备,它成了众多厂商纷纷瞄准的“蛋糕”,功能也是从简单的计步发展到监测健康、接打电话。此外,它还可提供以成就和分享为主的社交模式,希望以此来增加大家的佩戴时间。但很多人买完智能手环,新鲜劲一过,就可能放在角落。单靠手环,很难真正激发人们对运动的热爱。

    智能手环之所以这么火,一方面与现代人健康问题多,对健康更加重视有关;另一方面,智能手环的数据记录、睡眠监测等功能,确实有利于人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运动状况和身体状况。

    然而,目前很多手环功能虽多却不精。比如智能手环不能随意摘除,甚至连洗澡、睡觉的时候都要带着,否则它的功能无法体现出来。手环和软件虽然在数据监测之余,还能为用户提供饮食和运动建议,但很少有用户能像对待医生的建议一样对待手环的“指令”。

    手环坚持用才有价值,否则就容易成为摆设。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小明是图新鲜的典型,他为了赶时髦跟同事比步数,也买了一个运动手环,一周后连手环的全部功能都没弄明白,新鲜劲过去了,就将它束之高阁,丢了又可惜,无奈成了鸡肋。而小张则相反,她两年前购买了一款运动手环,一直随身携带,每天晚上都会打开手环与手机匹配的APP查询一天的运动情况,如步数、运动速度、时间、距离、消耗的卡路里、睡眠情况等。她说,手环成了她每天运动最好的“监督员”。看到自己每天消耗的热量,让她更有动力运动;手环反映的睡眠情况也能帮她调整作息,比如发现最近深睡眠时间较少时,她就会减少熬夜,早点上床睡觉。

    从本质上看,智能手环只是一种工具。要想让它告别成了鸡肋的尴尬,坚持使用是最关键的。首先,运用好它运动数据的记录功能,像小张一样,用它来督促自己运动,告别“懒惰”。我们还可以在专业人士(如医生、健康管理专家、健身教练等)的指导下,用手环制订运动计划、分析运动数据等;其次,将数据绘制成表格进行健康管理。利用手环的监测数据制成表格,一旦在表格上出现明显的波动或异常,就向专业人士求助。对患有疾病的人群来说,这些监测数据还能为医生提供有效的参考。希望大家别把手环当摆设,真正运用起来。▲, http://www.100md.com(张冕 岳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