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误区影响卒中康复
四大误区影响卒中康复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 王文志
脑卒中(以下简称“卒中”)是近年来国人第一死亡原因。据最新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300多万人,约有180万人死亡。存活患者中,约3/4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老百姓对卒中康复存在许多误区,是影响恢复效果的原因之一。对此,本报专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王文志,对常见误区进行纠正。
误区1:坚持吃药就可恢复肢体功能。王文志介绍,许多患者觉得只要坚持吃药,就可以恢复肢体功能,不需要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但实际上,由卒中等因素造成的脑部损伤无法通过药物治疗达到康复目的,只有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来逐渐恢复身体机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有调查显示,对于卒中引起的偏瘫,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比单纯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步行恢复率高24.5%。一般来说,卒中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病情稳定后1周内就可以及早康复训练了。发病后3~6个月是重要的康复训练期,在这个阶段抓紧训练才有希望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此外,有些家属认为康复训练自己做就可以,不需要去医院。这是不对的,一方面,家属对康复缺乏了解,不知道通过何种训练可以让患者康复更快;另一方面,盲目进行训练反而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而且只有家属在场,一旦训练中出现卒中复发等急症,常会耽误救治时间。
, 百拇医药
误区2:下地走路越早恢复越快。恢复行走是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最急迫的要求,但步行训练并不是越早越好。临床常见家属在患者刚出院,就架着或拖着患者行走。这可能会导致患者膝关节损伤,还可能出现步态异常,如行走时呈划圈样。患者应当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如练习用拐杖支撑进行站立、重心转移、单足支撑、原地踏步或跨步等,为步行训练做准备。一般患者在腿要有足够负重能力,并具良好站立平衡能力,能主动屈髋、屈膝后,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步行训练。
误区3:任何事都找家人帮忙。卒中患者因为有功能障碍,完成一些日常活动有困难,患者常会不愿动,或者对家属产生依赖心理。家属也希望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就什么都帮他们做,如给有能力自己吃饭的病人喂饭、不让病人自己拿东西等。早期患者因肢体瘫痪等原因,无法自己运动可由家属协助,从而可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等的废用性萎缩。但开始康复治疗后,则需患者主动参与,并在生活中尽可能自己主动做些事。若病人自己活动太少,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还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患者只有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并随着体力和心肺功能恢复制定恰当的训练计划,才有可能最大程度恢复机能。
误区4:活动量越大越好。有些患者或家属觉得活动量越大,病人恢复越快。但盲目增大运动量会出现很多错误动作,这会逐渐加重肌肉痉挛,严重时能导致肢体因肌痉挛而失去活动能力。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强度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不是多动就好,而是遵医嘱合理活动。
最后,王文志强调,患者出院后,有条件应及时到正规康复医院或综合医院康复科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不要迷信网络传言,自行对患者进行训练;也不要迷信所谓治疗卒中的“神药”。只有进行科学、规范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康复效果。▲ (本文由本报记者郗昊采写), 百拇医药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 王文志
脑卒中(以下简称“卒中”)是近年来国人第一死亡原因。据最新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300多万人,约有180万人死亡。存活患者中,约3/4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老百姓对卒中康复存在许多误区,是影响恢复效果的原因之一。对此,本报专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王文志,对常见误区进行纠正。
误区1:坚持吃药就可恢复肢体功能。王文志介绍,许多患者觉得只要坚持吃药,就可以恢复肢体功能,不需要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但实际上,由卒中等因素造成的脑部损伤无法通过药物治疗达到康复目的,只有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来逐渐恢复身体机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有调查显示,对于卒中引起的偏瘫,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比单纯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步行恢复率高24.5%。一般来说,卒中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病情稳定后1周内就可以及早康复训练了。发病后3~6个月是重要的康复训练期,在这个阶段抓紧训练才有希望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此外,有些家属认为康复训练自己做就可以,不需要去医院。这是不对的,一方面,家属对康复缺乏了解,不知道通过何种训练可以让患者康复更快;另一方面,盲目进行训练反而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而且只有家属在场,一旦训练中出现卒中复发等急症,常会耽误救治时间。
, 百拇医药
误区2:下地走路越早恢复越快。恢复行走是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最急迫的要求,但步行训练并不是越早越好。临床常见家属在患者刚出院,就架着或拖着患者行走。这可能会导致患者膝关节损伤,还可能出现步态异常,如行走时呈划圈样。患者应当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如练习用拐杖支撑进行站立、重心转移、单足支撑、原地踏步或跨步等,为步行训练做准备。一般患者在腿要有足够负重能力,并具良好站立平衡能力,能主动屈髋、屈膝后,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步行训练。
误区3:任何事都找家人帮忙。卒中患者因为有功能障碍,完成一些日常活动有困难,患者常会不愿动,或者对家属产生依赖心理。家属也希望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就什么都帮他们做,如给有能力自己吃饭的病人喂饭、不让病人自己拿东西等。早期患者因肢体瘫痪等原因,无法自己运动可由家属协助,从而可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等的废用性萎缩。但开始康复治疗后,则需患者主动参与,并在生活中尽可能自己主动做些事。若病人自己活动太少,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还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患者只有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并随着体力和心肺功能恢复制定恰当的训练计划,才有可能最大程度恢复机能。
误区4:活动量越大越好。有些患者或家属觉得活动量越大,病人恢复越快。但盲目增大运动量会出现很多错误动作,这会逐渐加重肌肉痉挛,严重时能导致肢体因肌痉挛而失去活动能力。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强度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不是多动就好,而是遵医嘱合理活动。
最后,王文志强调,患者出院后,有条件应及时到正规康复医院或综合医院康复科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不要迷信网络传言,自行对患者进行训练;也不要迷信所谓治疗卒中的“神药”。只有进行科学、规范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康复效果。▲ (本文由本报记者郗昊采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