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6.09.27
编号:21941
不了解房颤很致命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27日 生命时报 2016.09.27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马长生

    马长生,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

    我们全身的血液供应,离不开心脏持续、有规律的跳动。如果心脏“乱跳”,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让全身的氧气、养料供应跟不上,出现一系列问题。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目前,我国约有一千万房颤患者。我在临床发现,由于以下4个常见误解,很多房颤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都受影响,这需要大家引起重视,值此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为大家做一讲解。

    误解一:只有心脏不好才会得房颤。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年龄,遗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甲亢等疾病,大量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不良习惯都是常见原因。其中,年龄是房颤的第一高危因素,所以,高龄老人一定要重视体检和预防。此外,肺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不全)患者,也是房颤易发人群。因为肺和心紧挨着,二者极易相互影响。
, 百拇医药
    误解二:无明显症状就不是房颤。实际上,房颤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两大类。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表现为心悸、心慌、气短、胸闷、活动量下降(例如以前能走5公里,但现在走两三公里就觉得很累了)等症状;但持续性房颤患者一直处于房颤状态,他们的身体可能已经“适应”了,因此自己感觉不到明显症状,需要通过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才能发现。

    误解三:房颤只影响心功能。房颤患者除了易合并更多心脏疾病、引起心衰外,最严重的危害是引起中风。当房颤发生时,心房有效的收缩功能减弱或消失,其中的血液淤积,可能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流动,停在哪里,就可能会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堵塞,如脑栓塞、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在这些栓塞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脑栓塞(脑卒中),即中风。

    与非房颤患者相比,房颤患者每年的中风率会增加5倍,死亡可能性增加70%。房颤导致的中风,往往进展更快,危险性也更重。这是因为和血管内的空间相比,心房更“宽敞”,在其中凝血成块的血栓个头更大,很容易堵住人体内较大的血管。这也让房颤引发的中风呈“三高”态势: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 百拇医药
    误解四:治疗房颤,只需控制心律。除了需要纠正房颤引起的心律异常,抗凝也是一大重点。纠正心律异常可通过导管消融术、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而为了降低中风风险,经医生评估后,约80%的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

    这里提到的抗凝药,是指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其中,华法林是一种老牌抗凝药,已经在临床用了近60年。因为它需要定期抽血检测,出血风险较高,因此70%的患者在使用5年后都停药了。但这样做使得中风风险增大,出现血栓的风险也会升高。其实,现在已经有了新型口服抗凝药,多不需要反复监测,副作用比华法林明显减小,可遵医嘱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例如容易出血的患者,就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达比加群酯。

    需要注意,房颤与多种疾病都有相关性,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对已有心血管疾病的良好控制,可以预防相当一部分房颤发生。注意饮食低盐、少油,规律作息,一旦在体检中发现房颤征兆,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 百拇医药(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