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01.20
编号:22282
用四类降糖药要防贫血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0日 生命时报 2017.01.20
     受访专家: 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董富祥

    本报特约记者 崔冰心

    口服降糖药是糖友的老朋友,然而很多患者不知道,降糖药也可能导致贫血。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董富祥介绍了4类可能引发贫血的降糖药物,并提醒广大糖友们,对降血糖药物的任何不良反应都不能掉以轻心。糖友们在用药的同时,需要留心观察,如突然发现皮肤黏膜变得苍白,特别是指甲、手掌皮肤皱纹处、口唇黏膜和眼睑等处;或时常有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性变差、思想不集中等症状,就有可能是早期贫血,要及时就医治疗。

    双胍类药物。个别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小肠吸收,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长期服药者应每6~12个月检查一次血常规,一旦发现巨幼细胞性贫血或血维生素B12水平降低,需要尽快开始口服或注射补充维生素B12。

    α-糖苷酶抑制剂。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个别人服用后出现体重下降、缺铁性贫血等症状。这可能与阿卡波糖使铁的肠道吸收减少有关。不过度节食、炒菜多用铁锅和及时治疗原发性肠病都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的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属胰岛素增敏剂。这类药物引起的贫血一般较轻,现认为多属药物引起体液潴留而导致的稀释性贫血,一般不影响正常治疗。

    磺脲类药物。个别患者在服用甲苯磺丁脲、氯磺苯脲、格列苯脲等药物时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建议初次用药10天后查一次血常规,第一年内每3个月查一次,以后每年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