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03.31
编号:23015
“道德绑架”源于自私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31日 生命时报 2017.03.31
     君子责己 小人责人

    “道德绑架”源于自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任增辉

    近年来,“道德绑架”这个词频繁进入公众视野。它是指用很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他人做不情愿做的事,被“绑架”的人通常苦不堪言。

    “道德绑架”在中国尤其常见,例如面临孩子择业、选择伴侣等人生大事时,父母常常苦口婆心“我都是为了你好”“不听我的,你就是不孝”;对朋友,有人会抱怨“有钱都不借给我,真不够朋友!”公交车上,有年轻人因不愿为老人让座而被老人怒打、怒喊“我是老人,你就得让座!”网络上,某个自然灾害后,很多人逼马云捐款,觉得“娱乐明星都捐款了,马云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捐”……

    这些指责者振振有辞,或谈“孝顺”,或倡“敬老”,或言“社会责任与爱心”,立场 “正确”,旗帜鲜明,可问题在于,中国虽自古重视道德,但真正的君子只用道德约束自己,而从不要求别人。曾国藩说:“君子责己,小人责人”,今人也有一句恰当的调侃:“把马列主义装在手电筒里,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道德绑架”源于自私,只看到自己的需求、偏好。比如一些弱势群体发现占据道德制高点就可以无往不利,于是就拿道德要胁别人,本质上是为了自利而非维持公义。还有人喜欢“道德绑架”别人是因为缺乏界限感: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这在亲人、朋友间尤其明显。其实,孩子并非父母的附属品,朋友之间也没有事事必帮的义务。也有人“道德绑架”他人是为了发泄生活中的不得意,如打着“爱国”旗号砸进口车、逼迫有钱人捐款,其实掩藏着仇富的阴暗心理。

    不成为“道德绑架”者,从改变对身边人的态度做起。为人父母,要体会纪伯伦的诗《孩子》所言:“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不再过分要求孩子“尽孝”。面对朋友、同事或陌生人,我们要明白“情分”不等于“义务”,不帮是本分,应当理解,帮了是情分,应当感恩。

    当自己面临“道德绑架”时,要学会分辨“道德绑架”,敢于质疑、拒绝,稳住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当父母说“不和这人分手就是对我们不孝”,我们要有勇气平心静气地解释爱情与孝道并无必然关系;当朋友说“这点忙都不帮,真不够朋友”时,我们需要有定力,解释不帮忙的理由,对于过分的指责,甚至可以置之不理或断绝交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