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抑郁症 > 情绪与健康
编号:22846
不做情绪“污染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25日 生命时报 2017.04.25
     不做情绪“污染源”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郭东梅

    刘新是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工作氛围,他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而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刘新愤怒至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他人的注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顿。销售经理挨训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将自己的秘书挑剔了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刺,自然是一肚子气,垂头丧气地回家后,对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也很恼火,便狠狠地踢了家里的猫一脚。

    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指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递机制:人的不满情绪往往沿着社会关系链条由强到弱依次传递,从金字塔尖一直传递至金字塔底层,处在最底层的小个体,往往由于无处发泄,成了最终的受害者。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低自己一等地位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很明显,这种发泄是没有意义的,实质上是一种“转嫁”情绪的做法,将个人的负面情绪“传染”出去,影响和伤害了更多的人。因此,我们都应该警惕成为“踢猫效应”链条的制造者,不做情绪“污染源”。

    首先,做事情之前,先调整心情。我们遇到问题时,情绪通常会先于理智做反应,这样的冲动容易造成伤害。因此,当你处在失控边缘时,一定告诉自己冷静下来。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可以避免很多不愉快。

    其次,要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如果自己确实犯了错误,受到了批评,我们无需为此生气,应该将批评作为自己进步的动力,在批评中受益前进。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最后,不要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假如不是自己的过错,受了批评,要及时地辨别出来这件事与自己不相干,不能让它变成自己坏情绪的导火索。还要学习对这种消极事件作出积极反应。例如,下次有人冒犯你的时候,可以笑着说:“哦!看来今天有人踢猫了!”如果我们把这种豁达和体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那么“踢猫”这条恶劣的传递链条就能被阻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