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基础 > 上火
编号:26121
上火不能一味泻热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5日 生命时报 2017.08.15
     上火是种常见现象,焦虑烦躁、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嘴唇干裂、舌头生疮、流鼻血、便秘、小便黄赤等都属于上火症状,但这些火有虚实之分,治疗时需要区别对待。

    中医理论认为万物可分阴阳两种属性。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属于“阴”。身体阴阳平衡,人就处于健康状态;阴阳失衡,就是中医说的“病”,也就是阴阳偏颇,如果是偏于阳亢,就是我们说的上火。身体内绝对的阳气亢盛,而不存在阴气不足时,就是我们说的实火。如果是由于阴气不足,不能制约阳气,而表现为阴虚阳亢,就是虚火,究其实质是存在阴气的绝对不足。

    那么显然,实火是指阳热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最多见,表现有:高热、头痛目赤、口干口苦、咽喉肿痛、烦躁、腹胀痛、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鼻腔出血等。治疗上宜采用苦寒泻火、清热解毒的原则和方法。这时可以吃一些泻火药,如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承气汤、龙胆泻肝丸等。更要多吃和多喝祛火的食物或茶饮,如:苦瓜、丝瓜、黄瓜、菊花、莲子心、苦丁茶、金银花等。

    虚火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指阴虚而导致火旺的现象,二是指气虚和阳虚出现的气虚发热、“真寒假热”现象。阴虚有五脏之阴偏虚与精血津液亏损等情况,阴虚则阳气相对的偏亢,但不是阳气绝对过剩,所以虽然有一些“上火”表现,却是阴虚引起的。临床多表现为:口燥咽干、咽喉干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失眠、舌质红、无苔或少苔等。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此时,应该补阴滋阴,而不是泻火。补阴的食物和茶饮有:梨、甘蔗、琵琶、银耳、百合、沙参、玉竹、麦冬、天冬、石斛等,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另外,有三个简单方法来分辨是实火还是虚火。一看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为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二看大便: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白的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三看发热:如发热时出现全身燥热、口渴,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凉,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或喜欢热饮,是虚火。▲, 百拇医药(山东省中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谭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