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08.25
编号:25893
跳出“社交孤独”的怪圈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25日 生命时报 2017.08.25
     跳出“社交孤独”的怪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莉

    耶鲁大学校长彼得·萨洛维在2017年毕业季演讲中说,这是一个人们敲敲键盘就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同时和几百个人聊天交友的时代。社交越来越便捷,但很多人发现越社交越孤独,在网络社交里,大家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小猪(网名)就是这样一位深陷网络孤独的姑娘。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打拼,平时和很多网友聊天,她觉得一点也不孤单。直到有一次,深夜高烧的小猪虽然在朋友圈里收到很多表示关心的留言,但是当需要有人陪去医院,却发现无人可以打电话求助,不禁感到孤独无力。

    类似情况比比皆是,很多人见了一两次面,彼此很兴奋地留了微信和电话,但关系可能只停留在朋友圈“点赞”里,留言一两句就没了下文,更不要说见面聊天了。网络让我们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广,对象来自各行各业,但这种人际关系由于没有感情维系,实际上很疏远,往往只是泛泛之交。表面看起来人缘很好,但交心朋友没有几个,人们被表象掩盖,只有遇到事情,这种“弱关系社交”带来的内在孤独才暴露出来。

    相反,如果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与交往对象有共同的工作方向、共同的处事机会,有较强的情感因素维系,那么这样的社交就是“强社交”,它给人带来的是内心真实的温馨和踏实。例如我们与家人、同事、“发小”之间,有相似的生活、工作和成长的经历,彼此更了解,树立了良好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就更愿意为对方付出和提供帮助。

    小猪虽然与网友聊得火热,但现实中没有生活交集,仅仅停留在弱关系上。而本有的强关系又不用心经营,导致自己的社交看似热闹,其实空虚,孤独感必然增加,长此以往,很可能导致社会功能减退,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因此,我们应多与家人聊天,与朋友、同学通电话或见面聚会,交流生活或情绪;也可以积极参加行业交流或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增强社交,找到自信和充实感。回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你会发现现实生活更美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