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0.03
编号:24485
确诊房颤后要尽快抗凝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3日 生命时报 2017.10.03
     延迟使用,老年痴呆风险将高出136%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智 宏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博士 谢春明

    本报特约记者 崔玉艳

    美国盐湖城山间医学中心心脏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发表一项研究称,如果房颤病人未能及时进行抗凝治疗,则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研究者选取了7.6万名没有老年痴呆症病史,且接受了抗凝治疗(如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华法林)的房颤病人,从他们被诊断为房颤并开始接受抗凝治疗的那一刻起进行追踪随访。这些参与者被分为两组,一组在确诊为房颤后的30天之内开始抗凝治疗,另一组在确诊一年之后才开始治疗。分析结果显示,延迟抗凝的病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卒中风险较低的病人当中,延迟抗凝者比立即抗凝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高出30%;卒中风险较高的病人当中,延迟抗凝者比立即抗凝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高出136%。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智宏对这一研究结果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房颤已成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正常人心跳在60~100次/分之间,节律规整,而房颤时心房跳动的频率可达到350~600次/分,节律紊乱,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瘀滞、血流缓慢,就容易形成血栓,特别是在左心耳,血栓从心房脱落至全身动脉系统形成栓塞,脱落到脑部就是脑卒中,可导致死亡和偏瘫。为了降低栓塞发生率,房颤病人多数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

    通俗地讲,抗凝治疗就是把血液稀释。血液在稀释之后,就不太容易凝结成块,大大降低了血栓形成和中风的几率。心内科医生经常会嘱咐服用华法林的病人,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液指标,也是为了防止该药对血液造成过度稀释。

    房颤病人可根据临床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抗凝治疗。目前通用的评价房颤卒中风险的是CHASD2VASC评分,主要根据年龄、是否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卒中来评价,如果为0分,就是没有危险因素,不需抗凝治疗。评分为1分,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决定,但倾向于口服抗凝药物。大于等于2分,必须口服抗凝药物。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博士谢春明说,年龄、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都是卒中后认知障碍(如痴呆)的危险因素。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主要病因包括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及脑卒中本身。根据临床统计,卒中后,老年痴呆的发生风险会明显增高。这是由于卒中和老年痴呆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卒中可以是痴呆的直接原因,也可能促进了变性疾病的发展而引起痴呆。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老年痴呆。因此,房颤病人应及时开展抗凝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