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0.27
编号:24232
住健康建筑少生病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27日 生命时报 2017.10.27
     受访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李 迅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健康与宜居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伍小兰

    本报记者 张 芳

    人每天处于室内的时间超过80%,建筑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可能超出你的想象。日本千叶大学副教授林立也在不久前所做的一次专题演讲中提到,建筑外墙保温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老人心血管病的患病率;运动设施离居住地的远近,也会间接影响意外跌倒的次数。

    两千年前就提倡健康建筑

    林立也的观点并非推论,而是得自现实数据。他解释说,北海道是日本最寒冷的地区,但冬天发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数量是全日本最少的,只有10%;日本中部及平均气温最高的九州地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却很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保暖型住宅所有率的差异。北海道的自然气候虽然很冷,但它的保暖型住宅占80%;心血管病高发的中部地区,只有23.9%是保暖型住宅。基于这一观点,3年前,日本开始着手开展健康生活住宅类型设计项目,由建筑业和医学界两方面专家一起参与,考察保暖型住宅推进的必要性。
, http://www.100md.com
    社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更多体现在社区周围运动设施的可达性和方便性上。日本调查发现,如果居住地与运动设施距离250米以上,就会明显削弱人们锻炼的积极性;一个社区内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多,出现意外跌倒的居民就越少。“要知道,老年人摔倒对他日后的健康状况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林立也说。

    上世纪80年代,现代建筑家内井昭藏在日本首次提出了“健康建筑”的概念,对当代日本建筑的“健康性”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强调住宅建设应当优先考虑健康因素的观念,却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出现。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建筑师维特鲁威明确提出,城市建设首先应当选择有益于健康的土地,考虑包括阳光、风向、地形等在内的多种因素,以保证人们不会因居住不当而患病。

    通风、隔音、保暖都是硬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健康住宅就是指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2000年,在荷兰举行的健康建筑国际年会上,健康建筑的定义被扩充和具体化,不仅包括住宅室内的温度、噪音、照明、空气品质等,还包括社区环境的视野景观等。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影响室内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应是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空气质量可直接影响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健康,并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因此,减少室内污染,增加纯净新风流通是建筑必须考虑的问题。

    光照、隔音、温度和湿度可以统称为人体的舒适性指标,对身体健康各有影响。充足的阳光照射对疾病防治有特殊作用,比如,能够预防佝偻病、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情绪抑郁等。前苏联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住宅中如果每天有3~4小时的日照,就能取得很好的杀菌效果。灯光照明设计不能太亮或太暗,太亮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太暗则会伤眼。

    如果房间临街且隔音效果不好,对人体产生的伤害将是长期的。比如,长期噪音会影响睡眠,也可能造成头疼、肠胃不适、精神衰弱等。另有研究发现,噪音对生殖机能有影响,当噪音强度超过90分贝,月经异常的几率会显著增加;妊娠前及妊娠期间接触95分贝以上的噪音,孩子的智商比对照组更低。
, http://www.100md.com
    房间温度、湿度对健康的影响,在过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已有研究证明,当室内气温低于16℃,相对湿度高于65%时,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疾病以及对霉菌、真菌、尘螨等的过敏反应;温度、湿度过高时会导致突发性眩晕、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过于干燥的环境则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且会损害皮肤健康。日本环境医学家须藤千春一项历时30年的研究发现,流感、哮喘、过敏性皮炎、肺气肿等疾病的发病与人自幼长期生活在低湿度环境中免疫力下降有关。

    什么样的房子更健康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编制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已于今年1月正式发布实施。从其相关内容来看,评价因素已经涵盖空气、水、光、声、热及社区环境等各个方面。但李迅说,要使绝大部分房屋都达到这一标准,尚需时日。作为普通住户,在选择或改造居住房屋时,可以多从以下方面考虑。

    通风。南北通透的房子,能更好地保证空气对流,通风性相对更好。室外空气良好时,每换气半小时,就可除去空气中约63%的微生物。开窗后,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杀死部分细菌。厨房的油烟通道设计和卫生间的地漏防串味设计也很重要,既要保证能及时排出室内污染空气,又要防止邻居家空气随通道进入。
, 百拇医药
    隔音保温。李迅说,噪音方面,双层中空玻璃的隔音效果较好;断桥铝门窗还有降低热传递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维持室内舒适温度;外墙应当有保温层,节能环保。

    朝向。起居室和主卧室最好全部朝南,有阳光室最好,以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楼间距尽可能大一些,以防遮挡光线。

    楼层。楼层高低与空气质量、采光效果、噪音大小都有关系。瑞士研究发现,相比住在低楼层的人,住8楼以上的人早亡风险低22%;俄罗斯专家则认为,7层是“黄金楼层”,不会受到噪音影响。但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健康与宜居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伍小兰认为,住宅高度仅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之一,没有确切标准。低层房间最好安装密闭、防尘、隔音效果更好的门窗,以减少不良因素影响;若选择高层居住,应有意识地多出门活动。

    社区环境。临街住宅噪音较大,应尽可能远离;周边栽种树木越多,越有利于改善住宅楼的小气候;社区绿化环境越好,越利于人们出行活动。李迅说,现在提倡的健康环境设计原则是“300米见绿,500米抵园”;为了提高人们运动的积极性,还应尽可能满足“5分钟幼儿圈,10分钟老人圈,15分钟生活圈”的社区规划要求。即走5分钟就有适合幼儿活动的场所;走10分钟就有能满足老人活动需求的健身场所;走15分钟就能到达菜市场、超市等生活服务场所。

    适老化改造。老龄社会背景下,还要特别重视住房的适老化改造。例如光照适合,室内无高低落差、门槛高度尽量低,地面不使用光滑而坚硬的材质,而以雾面、喷砂处理或使用止滑垫为主,走道、浴室及楼梯有稳固的扶手等。仅仅是一些低成本的简单改造,就会极大地提升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有效预防老人跌倒和受伤的发生。▲, http://www.100md.com(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