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1.14
编号:25198
确保儿童身心不受伤害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14日 生命时报 2017.11.14
     “携程幼儿园虐童事件”在持续发酵。最新消息是,上海警方已经介入,殴打强迫孩子吃芥末、喷消毒水的几名涉案人员已经被拘留。家长们的愤怒,似乎能因此得到一定的安抚。但随之而来的思考是,幼儿园虐童事件并非只此一例,就在笔者撰文时,又有媒体报道,南京栖霞区一所幼儿园的老师拖拽、脚踢一名3岁男孩,令人极为愤慨。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就是儿童最大,也就是儿童利益要得到优先保障。其具体内容包括:要保证儿童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可以说,确保儿童身心不受伤害,应当是整个社会都要坚守的一条底线,幼儿教育系统更应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但反观现今社会,虐童事件频频出现,轻则推搡,重则掌掴脚踢,甚至还有老师用针扎孩子。

    每每看到类似事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担忧。虽然真正动手的老师只有少数几个,但更多旁观在侧的老师,为何不举报?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打骂行为没有受到惩罚就会产生传染性,如此默许,是否会导致更多老师成为虐童的一员?

    仔细梳理曝光的各种新闻,不难发现,涉事老师大多年纪较轻。分析其原因,或许源于她们较弱的自我情绪管控能力。她们一旦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就有可能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甚至将孩子当做出气筒。不过,当个人发泄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就应当更深入地考虑深层原因。个人认为,社会道德的整体滑坡在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幼儿园在聘请幼师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聘者是否有足够的资质,而是能否接受较低廉的工资;入职的老师,仅仅将这当做一份临时的糊口工作,既无热情,又缺责任感。这样的幼儿园和老师从未将对孩子的爱放在首位,而是以金钱和利益作为考量标准。

    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最重要是公权力的及时、有效介入,做到严格监管。比如,法国教育系统设有“督学”一职,负责根据老师的课上表现和学生反馈,为他们做出评定,我国的幼师职业监管或可借鉴法国经验;还可设立幼师诚信记录,让有诚信污点的人远离相关行业。同时,建议适当提高幼教老师的工资水平;进行社会引导,让她们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在日本,幼教老师十分受尊重。从事这份职业的人,也会倍加珍惜。

    我们常说,幼儿园必须招聘有资质的老师。这当然没错,但到底什么是资质?

    有人认为,资质是一张纸,可以证明其接受了对口的培养,并顺利毕业,谓之“专业”。但是,对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个孩子来说,爱心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否专业与之相比,似乎倒没那么重要了。▲, http://www.100md.com(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方 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