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5.28
编号:81638
各国都在做死亡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8日 生命时报 2019.05.28
     各国都在做死亡教育

    很多人面对亲友离世不知所措;终末期患者在医院常被过度治疗;年纪轻轻却有了自杀念头……这些都与缺乏死亡教育有很大关系。向死而生,只有我们肯坦然面对生命的终结,克服恐惧与焦虑,才能真正体会到活着的意义。本报特邀多国驻外记者为大家讲述,死亡教育如何走进校园,走进医院,走进社会。

    美国:全社会系统化教学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彭 婷

    20世纪20年代,死亡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如今,美国的死亡教育已渗透在各领域,在学校、医院、社会服务机构里,均能见到死亡教育课程或死亡座谈会等。

    死亡教育课程已在幼儿园、中小学及大学里普遍开设。虽然课程形式各不相同,但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五方面:死亡的本质及意义;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对死亡及濒死的处理及调整;特殊问题探讨(自杀、堕胎、艾滋病等);临终护理沟通技巧及遗嘱处理。每个学龄段都涉及这些问题,只不过探讨形式和深度不同。比如,对幼儿来说,只需认识死亡的自然规律,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则需要探讨死亡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大学里都开设有死亡学的相关学院或专业。
, 百拇医药
    美国还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推动死亡教育。例如,博物馆里有专门的“死亡教育主题”,通过展示动植物从生到死的标本,诠释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不可怕;以“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为代表的公益组织经常与社区、医院等合作开展死亡教育活动;一些地区的监狱、殡仪馆、临终关怀医院等会定期邀请社会人员参观,并以招募义工的形式给予年轻人“体验死亡”的机会。▲

    荷兰:让患者有尊严地离去

    本报驻荷兰特约记者 赵朱雪子

    荷兰人对待死亡一直都是“直接面对,彻底承受”的态度。无论在五六岁儿童面前,还是面对濒临死亡的绝症患者,他们都会坦言死亡,绝不说所谓“善意的谎言”。荷兰也是全球首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有尊严地死”已成为公民日常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乐死只适用于“被无法忍受的疼痛所折磨”和“没有缓解希望”的患者。据统计,80%安乐死申请者是癌症患者,还有一些是精神疾病患者(老年痴呆)、植物人等。他们事先都会去死亡教育咨询中心进行一系列评估。该中心为公益性组织,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各大医院的志愿者(专业医生),拥有17万注册会员,并在全国设置了36处服务点。如果会员不方便前往,工作人员还可提供电话咨询或上门服务,确保人们理性地做出最后决定。
, 百拇医药
    安乐死咨询服务具体包括:确保只忠于个人自愿选择,一般情况下不接受亲属或朋友的意向申请;指派多名医生对申请人的患病情况进行鉴定,确认无法医治且患者正承受病痛折磨后,才建议提出申请;辅助患者准备安乐死前的相关事宜,比如,如何走完最后一程,订立遗嘱等。

    该中心每月会举办公益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包括播放相影片;专家讲述生命伦理、患者故事、临终关怀;已申请安乐死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等。志愿者每季度会编写杂志,介绍最新的安乐死政策和法律。▲

    德国:从小教孩子善待生命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张竣捷

    德国死亡教育可追溯到二战期间。战争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政府便通过死亡教育疏导人们面对亲人离世的伤痛。受此影响,如今德国更重视生死教育,教人们如何珍惜当下、热爱生命,这样,面对死亡时才会从容坦然。
, http://www.100md.com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和黑森州的教育部门都发布了关于死亡教育的指导手册,要求老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死亡准备教育,让学生合理地理解生死。各州的手册内容略有不同,大体分以下三个层面:

    幼儿园要进行“善良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认识生命的美好。内容主要包括爱护生命(不践踏花草,爱护动物);同情弱者(鼓励学生帮助盲人,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宽容待人”以及“唾弃暴力”。

    小学阶段要重视危机干预。老师需教孩子如何面对亲人逝世,如何看待社会阴暗面(暴力、犯罪等)。一些小学老师会围绕“生命的循环”“丧葬仪式”及“犯罪行为”等开展课程,有时还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与。

    中学阶段更关注“生的价值”。手册建议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老师们一般会通过一系列的采访报道、故事诗歌、名言警句等内容来引导学生探讨人类社会中涉及死亡的问题。▲
, 百拇医药
    英国:让学生模拟生活突变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曹雪

    对英国人来说,在墓地里沉思可以体会生命的意义。他们认为,人终有一死,死亡并不是终点。这种豁然的生死观主要归功于死亡教育。

    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为解决青少年吸毒、校园暴力、自我伤害等问题,建设了公益性机构生命教育中心,组织伦理学专家开发网络课程,提供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并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大力推广。1988年,英国教育改革要求开展“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为 11岁以下儿童开设相关课程。到2013年,全国已有550所幼儿园开始死亡教育,其中接受相关教育的最小的孩子仅3岁。

    对于幼儿,老师一般通过讲述植物生长与衰败、动物之间弱肉强食及亲人离世等,让孩子关爱自然生命的同时,也提高生死意识,并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在一些中小学,学校会邀请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和医生护士进课堂,与学生共同讨论人死时会面临什么情况,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方式,模拟遇到亲人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不少家长表示,这门课让孩子认识到死亡的客观存在,体验到“遭遇不幸”和“生活突变”的心情,并学会如何在非常情况下控制情绪。▲
, 百拇医药
    日本:老人提前参观葬礼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珍

    东方文化一般都推崇“死者为大”,日本也不例外。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日本很多地区的民间组织都自发开展死亡教育,举办“终活”活动,帮助老人更体面地告别世界。

    “终活”内容之一是参观葬礼,这是为了让老人们在面对死亡前做好一切准备,更加安心地迎接最后时刻。民间团体一般会组织老人去寺院出席别人的葬礼(日本人一般习惯在寺院举办葬礼以及在寺院保存骨灰盒等),启发老人提前做好准备,比如挑选寺庙、照片、最后的着装,写好将来葬礼上由亲人代读的“发言稿”,确定宾客名单等。有的老人还会观看入殓师给尸体最后的清洗、穿衣、化妆等。

    “终活”还鼓励老人书写“终活笔记”。比如,临终前的计划;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生日、血型、户籍、银行账号、兴趣爱好,记录下来留给儿女纪念;想对关照自己的亲友们说的话;对遗产的安排及儿女的嘱托等。这些虽是为死亡做准备,但焦点其实是“活着的当下”,梳理自己的人生,有利于老人明确剩下的日子该做些什么,争取不留遗憾地离开,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

    绝大多数日本人从小就接受死亡教育,学校会灌输“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爱你和关心你的人”的理念。所以,日本老人懂得对生命负责,重视人生价值,即使高龄,也退而不休,愿意拼命工作。患上疾病的他们会积极与疾病作斗争。不过,由于国情问题,很多“空巢老人认为自己活着没价值,选择自杀,寻求解脱。▲, http://www.100md.com(彭 婷 赵朱雪子 张竣捷 曹雪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