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8.27
编号:85820
1974年的那次 出国考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27日 生命时报 2019.08.27
     1974年的那次

    出国考察

    郭应禄

    作为治疗肾衰竭的终极手段,肾移植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国内外泌尿领域探索的重点。上世纪60年代,该技术在国际上取得重大进展,不仅有了组织配型,免疫抑制药物也开始应用于临床,肾移植存活率大大提高;但在国内,受到客观条件影响,临床突破不大。

    “文革”后期,肾移植的进展研究再次被提上日程。1973年10月,到访中国的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与周恩来总理签订双边协议,确认双方将互派学术团体访问交流。而第一批的互访项目中,肾移植和血液透析都是重点。于是,我有了第一次出国考察的机会。

    1974年5月,包括我在内,来自泌尿科、肾内科、免疫科、整形科,以及神经、病理、生理领域的医生、学者,共同组成首批中国考察团,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和其他医学院校,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当时我们国家对出国交流的管理比较严格,讲究“外事无小事”,其中有一条规定是不准单独外出活动,必须获得批准且有两人以上同行才可。但我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人,这次出国就破了不少“戒”。

    有一次,麦吉尔大学的古特曼教授特意安排了一台亚洲患者的手术,希望能更贴近中国医院的临床实践。但教授不清楚的是,他安排的南越患者,正好是当时北越胡志明政权的敌对方,这在当年那个政治敏感的时代,可是重大问题。绝大部分考察团成员只能各找借口,躲开这次手术观摩。

    我心里一开始也有点忐忑,但又实在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于是找带队书记申请说:“我的任务就是来学肾移植的,这样的好机会不应该放过。”最后,我的请求被批准了。整个考察团只有我一个人走进手术室,全程观摩了这台手术。

    很庆幸当时我做了这样的决定,因为在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非常详细地讲解了每一个操作,古特曼教授也毫无保留地介绍了术后免疫抑制剂药物应用的经验,告诉我如何才能减少患者术后的排异反应。要知道,肾移植患者术后最大的风险就是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在那个抗排异药还不成熟的年代,医生使用抗排异药物的经验,几乎就能决定肾移植患者的生存时间。

    考察回来,我写了一本叫《血液透析与肾移植》的小册子,印出后免费赠送给很多医院从事肾移植的同行。1975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一例尸体肾移植时,还专门找我咨询术后抗排异的用药方案,我就把从加拿大医生那儿学来的法子介绍给了他们。结果,这例患者竟成了我国首位长期存活的尸体肾移植患者,并为此后全国范围的肾移植研究开展,树立了信心。(连载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