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9.06
编号:85621
七位院士共论肿瘤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6日 生命时报 2019.09.06
     七位院士共论肿瘤防治

    编者的话:2019年8月16日~19日,中国肿瘤学大会在重庆召开,主题是: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会议期间,多位院士共同探讨了肿瘤防治取得的新进展。

    抗癌需要整合医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大会主席樊代明:肿瘤是非常特殊的疾病,目前病因并不清楚,多数情况是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危险因素。现在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医治疗等,这些方法分别对一些病人有用。若把现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整合起来,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就是整合医学或者整合肿瘤学。

    比如抗癌药,在数量上可能已经达到上千个,但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13年发布消息,这些抗癌药只对25%的病人有效果,对75%的病人不仅没效果,甚至带来毒害。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25%,其实常常牺牲在75%。
, 百拇医药
    不同的药对不同的病人作用是不一样的,这就有一个选择组合的问题,也包括中医。中医没有肿瘤这个诊断,但有对这个疾病状态的诊断,即“调解”,是要让患者活得好活得长。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为什么不都长成肿瘤?因为人体有强大的免疫力或抵抗力,中医的“调解”就有助提升抵抗力,可能是将来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

    人工智能未来可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詹启敏:现在,人工智能是整个科学的前沿,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项目,在健康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大。但人工智能还不能像手机这样非常成熟地进入到千家万户,还没形成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来推动社会发展,但已经看到了非常好的苗头。

    人工智能的应用能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快速、准确、便利的辅助诊断工具,未来也将为肿瘤患者带来更为丰富有效的临床方案。
, 百拇医药
    需要强调的是,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医生,因为医疗的基本模式还是医生和病人,即使人工智能给出了方法,未来能不能用,怎么用,还是医生来决定,人工智能应是在后台做支撑、做辅助。▲

    中国有了乳癌筛查指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乳腺疾病学会副主席郝希山:女性乳腺癌已是我国女性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多项研究已证实,乳腺癌筛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生存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通过实施乳腺群体筛查和早诊早治等,使乳腺癌成为可治的愈疾病。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末先后制订并推行了女性乳腺癌群体筛查指南,将乳腺癌5年生存率提高到90%。

    首次颁布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分别从筛查起始年龄、筛查方法、筛查时间间隔三个方面,为中国女性定制的乳腺癌筛查指南。目前,乳腺癌筛查主要有乳腺超声、钼靶X线检查等。一般建议40岁以下的女性一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超声和钼靶筛查各筛查一次。有乳腺癌家族史、初潮早(12岁之前)停经晚(55岁以后),以及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人群更要做好乳腺癌筛查。▲
, 百拇医药
    免疫治疗开启新天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田志刚:淋巴细胞由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三大类组成,它们是免疫功能的主要承担者。而NK细胞是唯一承担天然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是临床主要免疫指标之一。NK细胞虽然发现较晚,但其发展迅猛,应用潜力巨大,国际上早已认可NK细胞作为免疫治疗的另一途径。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有望在整个免疫治疗领域开辟T细胞免疫治疗外的另一“半壁江山”,可极大弥补目前T细胞肿瘤免疫的巨大天然缺憾,达到优势互补、协同抗癌,可将肿瘤免疫治疗推向新的水平和高度。▲

    肝移植有

    “杭州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树森:影响肝癌切除或移植的主要因素有肿瘤的大小、多少、部位、肝外疾病、剩余肝体积、肝硬化程度等。相比于此前国际唯一的肝癌肝移植的米兰标准,我国提出的首个被国际移植学界接受的“杭州标准”,扩大了50%以上的肝癌肝移植受者人群。
, 百拇医药
    法国、德国人群验证也表明,杭州标准适用于西方人群。对于肝癌术后肿瘤复发,肝移植明显优于再次手术切除或局部治疗。对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则提倡以手术为主,包含中医中药、靶向及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

    用肠道菌群

    对抗肿瘤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兰娟:人体微生态不仅是人类适应环境生存、健康、遗传、疾病和衰老的主导者之一,还是药物代谢、微生物耐药的重要载体。肿瘤与微生态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尽管肿瘤被认为是宿主遗传背景与环境因子共同导致的,但近年有研究揭示微生物参与了20%的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参与机体的代谢、免疫等生理功能。诸多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对抗肿瘤治疗有促进作用,有益肠道菌群可预防并改善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新型标志物

    可早诊肠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专家林东昕:目前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方法主要是内镜筛查,其对结直肠癌早诊早治和预防意义重大。但是内镜检查有创伤,无法对高危人群或病人肿瘤复发转移实时预警,产生大量无效筛查,消耗或浪费医疗资源。粪便筛查、血浆筛查以及临床常用疗效监测等其他方法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发现小分子非编码RNA即piR-54265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可作为癌组织替代指标。试验性治疗表明,靶向piR-54265可有效抑制小鼠移植肿瘤的生长,增加化疗敏感性,从而证实了piR-54265是结直肠癌的新型分子标志物。同时血清piR-54265含量是结直肠癌伴随诊断复发预警和早期筛查的合适指标。▲(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张健采访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