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2.13
编号:84978
爱心众筹,莫让公益成生意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3日 生命时报 2019.12.13
     近年来,“指尖公益”借助众筹平台成为现实,网络众筹为不少无力就医的大病患者带来希望。然而,近期网上的一则视频增加了人们对众筹平台的疑虑。据报道,“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派驻地推人员,这些所谓的志愿者进入医院进行地毯式“扫楼”,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隐瞒求助者财产、随意填写金额、模板化撰写求助故事等现象,筹款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每月至少要有35单业绩否则末位淘汰的管理方式,让人大跌眼镜。

    从罗一笑到小凤雅,从大学生为母亲众筹后炫富晒吃喝,到德云社演员有房有车众筹百万治病,相关平台已不止一次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但相比求助者隐瞒财产信息、虚构证明用以筹款的行为,平台方主动降低援助门槛、制造悲情故事的行为更令人气愤。毕竟,信任是众筹治病的基本前提。如果说个别人“诈捐”不足以减弱人们扶危济困的热情,但平台的“失守”将让更多爱心人士寒心。社会信任一旦透支,平台公信力随之减弱,每一桩求助的真实性都会被打上问号。这样一来,网络众筹救治大病的渠道或将失效。

    事件发生后,水滴筹发表声明,承认存在线下人员违反服务规范的现象,并已全面暂停线下服务。然而,这样的现象还是让人打了个问号:到底是做公益,还是做生意?需要看到,“水滴筹”并不是纯粹的公益组织。作为平台运营方,日常维护需要开支;作为互联网企业,存在盈利的目标。无论是依靠保险、电商业务营收,还是依靠筹款利息获得收入,只要是合法所得就无可指摘。但前提是,公益与经营的界限必须划清。众筹治病本应以“哪里有难哪里帮”为导向,如今却成为“创造困难引流量”的手段;本来是为了关怀患者、核实信息的线下团队,却成了业务刷单的主体。一旦善意掺杂了利欲,爱心势必会变味;没有了爱心的支撑,众筹平台势必难以为继。

    应该得到救助的得不到,不该救助的却拿钱。对于这一现象,平台监管缺位、工作人员违规固然难辞其咎,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对于众筹互助这种群众自发的、随机性较强的民间行为,如何让平台更好地将社会爱心对接于个体需求?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公益平台的财产信息审核机制,明确求助基本条件,确保更多应该得到救助的人得到温暖;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平台本身的监管力度,对违规操作等行为严惩不贷。我们期待出现更多运营科学、管理有序的众筹平台,为更多患者一解燃眉之急。▲, 百拇医药(石 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