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2.20
编号:84038
森林少了,病就来了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20日 生命时报 2019.12.20
     干燥无林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400万个病菌;森林毁了,大量动物会携带病媒四处乱窜

    森林少了,病就来了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蒋高明

    本报记者 张筱悦

    近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文称,随着森林数量减少,大规模流行病疫情可能被引爆。这是因为,开垦后的森林可能成为一些病媒生物繁殖的温床,而人类不断入侵森林,也大大增加了与病媒生物接触的机会。

    森林遭灾,病菌蔓延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已有发生。早在1997年,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发生大火,生活在其中的果蝠四处逃窜,最后飞到了马来西亚的果园。果蝠身上所携带的致命病菌也被带出森林,并在马来西亚大规模爆发,这是人类首次感染尼帕病毒。令人焦虑的是,森林数量正由于砍伐、开垦、火灾等各种因素在快速减少。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的森林化为乌有。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因贫困所迫,当地人迫不得已用森林资源来换取外汇,导致人类健康在不断受到威胁。
, http://www.100md.com
    在过去的20年里,越来越多科学证据表明,森林减少为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说,森林中生活着诸多物种,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以达到整个森林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当森林受到破坏,有些动物就会逃窜出来,带出细菌,引发疾病。森林中的植物,如杉树、松树、桉树等,能分泌带有芳香味的气体“杀菌素”,可杀灭空气中的白喉、伤寒、结核、痢疾、霍乱等病菌,阻止疾病传播。调查显示,在干燥无林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400万个病菌,林荫道处含有60万个,森林中则只有几十个。加之很多树木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尤其像红豆杉、楠木等,都遭遇过人类的大肆砍伐,不仅物种本身受到威胁,人类生存环境也遭到破坏。

    人类健康与森林息息相关

    除了阻挡疾病传播,森林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抵御灾害、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护物种、保存基因、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是维护地球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与人类的健康也直接相关。

, 百拇医药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而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黏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每公顷森林每年能吸附50吨~80吨粉尘,能很好地保护人类呼吸系统。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森林中释放的负离子有益人体健康,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呼吸平稳、血压下降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森林的绿色环境能减少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人保持平静、舒服。还能降低人体皮肤温度,让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从而维持心脏平稳跳动。可一旦森林减少,空气质量会急剧下降,人体健康将受到很大威胁。

    我国森林还需提高质量

    森林减少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强烈关注,我国近些年森林覆盖率较以往有所升高。蒋高明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政策,以及越来越多农民开始进城务工,对耕地的需求降低。

    虽然我国森林数量在提高,但质量却有待提高。出于经济效益考量,我国不少人造林物种相对单一,食物链较短,难以形成健全的食物网,导致森林系统稳定性差,一旦有外来物种入侵,就很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自行恢复。为此,蒋高明给出了一些建议。

    1.增加森林物种多样性。在保护森林、增加林土面积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增加本地物种的多样性,比如植树造林时所选树木的种类尽可能丰富一些,避免单一。对于森林中的植被、动物也要保护,禁止捕猎以及过度采摘。

    2.保护珍稀物种,严禁砍伐。我国现有的木本植物中,有一些由于生存条件要求苛刻,或是因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被砍伐、破坏,以至于现存数量较少,并且难以恢复,比如红豆杉、紫杉、楠木、黄花梨、桫椤等。针对这些珍惜物种,一定要加强保护。

    3.不食来源不明的野味。生活中,请大家不要随意食用森林中的植物或野味。一旦发生误食,很可能会感染病菌或中毒。▲,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