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5.01
编号:82785
五一出行要就近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生命时报 2020.05.01
     提前预约 首选自驾 当日往返

    五一出行要就近

    受访专家:中国旅游研究院景区研究主管 战冬梅

    本报记者 高嘉悦

    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五一小长假天气转暖、春光无限,憋在家几个月的人们都盼望外出“放放风”。然而,近日一些旅游景区在恢复开放后,出现大量游客聚集拥挤现象,增加了病毒传播风险,不禁让许多人犹豫能否出门。外出游玩如何兼顾安全?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景区研究主管战冬梅给出几条原则。

    合理规划路线,国内游最安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五一假期启动一些旅游项目是合理的。可以利用这个节日好好休息、到人员不太聚集的地方走一走。但需要注意,目前,疫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但全世界范围内形势严峻,因此国内游最安全。相关部门也建议如非紧急必要,应取消或推迟出境计划,特别是不要前往疫情严重国家。其次,需要合理规划线路,避开高风险地区。国内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疫情输入的风险长期存在,防控常态化,不能掉以轻心。
, http://www.100md.com
    线上预约,室外旅游为主。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战冬梅建议广大游客出门前,一定要先做好合理规划,看看景点是否预约已满,或者是否属于室内等不开放景点。此外,很多景区都会限制游客数量,保持人流量平衡,出游前留意当地景区对客流以及卖票的规定,部分景区只允许网上实名购票,不能现场购票。

    备好衣物,带够防护用品。提前查看旅行目的地天气情况,准备好薄厚适中的衣物,避免着凉感冒,免疫力降低。出行在外建议携带温度计、足量口罩、75%浓度酒精、消毒纸巾、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勤洗手,并对随身物品或公共用品进行消毒。

    错峰就餐,避免扎堆聚集。短途游客最好自备干粮单独食用,降低聚集风险;饭店就餐最好打包到自驾车上吃;堂食要尽量错峰,选择通风好的就餐场所,避免多人在密闭场所聚集,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多人共同用餐,使用公筷公勺。

    预约酒店,搜索相关信息。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开窗通风;目前酒店一般都需要“健康绿码”,可以在支付宝、微信等程序中搜索到,如实填报相关信息即可。日前,备受关注的京津冀区域实现健康状态互认,津冀来京人员不再实行14天的居家观察。建议近期出入境和去过湖北省的人员需要提前和预定的酒店进行沟通。
, 百拇医药
    当日往返,避开热门景点。错峰出游,避开热门景点或景点高峰时段。出行方式上,自驾游相对安全,有条件者可作为首选;使用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要格外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和他人保持适当距离。

    针对人们的出行问题,国家也有相应政策和建议。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4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出去旅行是比较安全的,但目前每日仍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或本土病例,要保持警惕。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不建议出行旅游。

    疫情下,也有人选择“五一”期间不出门,也要注意少和亲朋好友进行聚餐、打牌等娱乐活动,最好以家人为单位,去附近人少的公园、河边走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