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6.26
编号:89539
摒弃幻想才能防骗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26日 生命时报 2020.06.26
     摒弃幻想才能防骗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 言

    多年来,摔倒在所谓“健康产品”坑里的人屡屡不绝。前段时间,导演郭敬明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曾向同场嘉宾推荐了一款防晒糖产品,说是吃一颗就能保证12小时的防晒效果。节目播出后,许多专家和医生发声,称这样的产品完全不靠谱。然而,诸如此类忽悠消费者的商品,却常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令厂家赚个盆满钵满。

    总结这些年曾大行其道的不靠谱商品,保健品可谓重灾区。也许最早时候,商家只是打着“保健”的含义开发了一些食品,因为吃了没有不适,更不会威胁生命,甚至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消费者“真的”感觉起了效。市场于是被打开,且很快红火起来。但渐渐地,普通保健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防晒、减肥、缓解疲劳等需求猛增,市场呼唤更多类型的“健康产品”出现,防晒糖、一洗白、瘦身裤等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发”出来的商品便登场了。

    吃下一颗糖丸大小的防晒丸,比在脸上身上涂抹防晒霜方便很多;涂抹后再用清水冲洗即可美白的膏剂,直接让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调理美白法相形见绌;穿一件特殊的瘦身衣,立刻让人显得苗条许多,远比日复一日的辛苦减肥来得舒心……人们对需求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要求目标立竿见影实现的幻想,就是此类产品能够找到市场的主要原因。更“高明”的是,很多商家利用了消费者“便宜没好货”的心态,倾向以极高的价格进行销售。多数时候,如果价格太低,东西反而不太好卖。

    狡猾的商家已经将消费者的心理摸了个透。先用切中他们需求的宣传吸引顾客,若保健品吃了没用,或其他商品用了效果不佳,由于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大部分人也会不了了之,最多感慨自己又交了一次“智商税”。等到一轮宣传销售结束,收割一批“羊毛”后,商家便再改个名头,换个地方去卖。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不靠谱产品无法卖上十几年,甚或几年的原因。

    然而,人们的需求是不会被一款款“忽悠”产品消耗殆尽的。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以及手头闲钱的增加,打着各种旗号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尽管单一“健康产品”大都短命,整个行业却很难消退。于消费者而言,只能是多储备相关知识,睁大双眼以明辨真伪,若真因一两次被骗交了“智商税”,就一定要吸取教训,尽可能摒弃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只有理智,才能对抗“忽悠”。▲, http://www.100md.com(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