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8.04
编号:88743
频繁低血糖,心脏很受伤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4日 生命时报 2020.08.04
     促进炎症反应 损伤血管内皮 增加血栓风险

    频繁低血糖,心脏很受伤

    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李 强

    血糖控制不佳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罪魁之一,大血管和微血管均是“受害者”。不仅高血糖可引起大血管并发症,频繁低血糖也会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在今年举行的美国糖尿病协会2020科学年会上,发布了一项基于490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与较少发生低血糖的患者相比,每年发生5次以上低血糖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了61%;频发(>5次)低血糖患者的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分别增加65%、38%和43%。

    与高血糖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不同,低血糖会使机体启动反调节防御反应,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刺激血浆醛固酮的升高,诱发促炎反应,这就可能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慢性炎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此外,在急性低血糖期间,心脏负荷的增加伴随着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还会导致血小板活化增加,凝血机能增强、促进血栓形成。

    相比低血糖的单独作用,低血糖后的反弹性高血糖,对内皮功能损害和激活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更大,低血糖引起的炎症反应会被反弹的高血糖所放大。所以,血糖剧烈波动更易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糖友在以下情况应该警惕低血糖的发生:1.降糖药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量;2.未及时进餐(如开会时散会延迟、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3.活动量明显增加(如旅游等)而未相应加餐或减少降糖药用量;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降糖药;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长效胰岛素比短效胰岛素多1~2倍)且用量较大;6.在降糖药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9.使用了有可能加剧低血糖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等);10.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老人。

    低血糖的预防需要综合管理,才能降低风险:1.重视并规范糖友日常血糖监测,睡前血糖不宜过低,以免夜间出现低血糖。对于无症状性低血糖者,更应加强监测,以及时发现。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避免突然减少进食或不进食,容易出现低血糖者可在三餐之间加餐,即从三餐中匀出1/4或1/3食物留作加餐使用,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可以在上午9点半左右、下午3点、睡前选择加餐,有助于防止低血糖发生。3.控制好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要吃点东西或减少降糖药用量。4.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和剂量,无论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等情况,还是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食欲不佳时,都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调整降糖药物剂量。5.对于低血糖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应选择风险低的胰岛素制剂如人胰岛素类似物。6.在发生低血糖后,糖友一定及时告诉主管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再次出现低血糖。▲,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