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少不了绿
建造屋顶花园 修复土壤生态 使用再生能源
宜居城市,少不了绿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研究所规划师 郑鑫源
本报特约记者 金海燕
编者的话:“绿色城市”代表着人们对理想城市生活的向往。近年来,这一概念被频繁提及,主要用来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注重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那么,绿色城市应该是怎样的?本版开设“绿色城市”栏目,旨在探讨这一问题,介绍国内外绿色城市建设经验,与读者共享。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其中95%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城市地区。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莫哈德·谢里夫指出,城市作为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发挥着积极作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研究所规划师郑鑫源表示,“绿色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新理念,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也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下,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
, http://www.100md.com
城市对“绿色”向往已久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载体,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更舒适,也是人们持续讨论的话题。而“绿色城市”代表着人们对理想城市生活的向往,从诞生至今已经一百余年,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早期,绿色城市的概念更关注于区分旧有的发展模式,强调新的经济社会模式、新技术的应用。1898年,英国建筑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并阐述了“花园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建设要突出园林绿化,使人们可以生活在既有良好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1987年,城市设计专家和生态活动家理查德·雷吉斯特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2016年,联合国人居署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又发布了《新城市议程》,提出为所有人建设可持续城市和人类居住区。
近年来,在为保护全球环境而掀起的“绿色运动”过程中,“绿色城市”再次被提及,指代既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又注重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
, 百拇医药
郑鑫源表示,目前,国内外对绿色城市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委对绿色城市的定义为: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产业配套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特征是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质量。
绿色城市应实现三个愿景
要实现城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城市”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比如,它在欧洲的实践体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各个层面———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模式以及城市的经济和管理手段。郑鑫源认为,未来的绿色城市应实现三个方面的愿景。
绿色生产。即从源头落实绿色理念。郑鑫源介绍说,绿色生产包括可再生能源使用、非传统水源利用、废弃物利用等,还要控制污染排放。“比如近年来,京津冀一直在进行蓝天保卫战、污染排放控制等工作,我们也看到了这些措施取得的良好效果。”
, 百拇医药
绿色生活。城市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一愿景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如今,绿色城市更加强调以人为本。”郑鑫源举例说,“现在提到并努力打造的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口袋公园,就是为了让城市居民实实在在地看到、感受到和体会到绿色。”
环境质量。“一方面是解决过去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欠账,比如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土壤修复等;另一方面,是要面向未来,提供更加宜居的人居环境。”郑鑫源说,只有将建设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成绿色生态宜居城市。
各国尝试将自然融入城市
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居民深受其害。因此,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绿色城市日益成为各国治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难题的科学框架,世界各国很多城市逐渐将目光转向自然,探索实施屋顶花园和城市森林等计划,试图将更多的自然融入城市,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破解城市面临的各种生存问题。
, 百拇医药
法国巴黎市政府于2018年推出“新气候计划”,倡议巴黎增加2万棵新树,发挥它们的“碳汇”作用,实现城市的绿化与冷却。美国纽约着力打造“城市森林”,目前已有700万棵树遍布其间。英国伦敦市政府在2014年就发布了《城市森林战略》,要求将城市森林视为一种独特、宝贵的资产,在城市规划中具有更高的优先级,鼓励公民、私人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积极参与城市森林的保护与建设。维也纳政府颁布《维也纳城市发展规划2025》《维也纳绿色开放空间规划2025》,提出增加“新建绿道、近郊绿道、景观风景道和城市绿道”4种类型的绿色连接,使城市绿道更加系统化。规划还强调增加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将新增9个城市公园,扩大城市内部森林规模,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在城市建设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突破绿色城市发展理念的实践瓶颈,对有效扩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意义,不仅有利于城市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更好地理解现有或未来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强调,城市治理要回归城市家园,提升城市家园的持续能力、免疫能力、韧性能力,“只有这样,城市才会强大,才具有生命力。”▲, http://www.100md.com
宜居城市,少不了绿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研究所规划师 郑鑫源
本报特约记者 金海燕
编者的话:“绿色城市”代表着人们对理想城市生活的向往。近年来,这一概念被频繁提及,主要用来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注重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那么,绿色城市应该是怎样的?本版开设“绿色城市”栏目,旨在探讨这一问题,介绍国内外绿色城市建设经验,与读者共享。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其中95%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城市地区。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莫哈德·谢里夫指出,城市作为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发挥着积极作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研究所规划师郑鑫源表示,“绿色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新理念,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也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下,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
, http://www.100md.com
城市对“绿色”向往已久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载体,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更舒适,也是人们持续讨论的话题。而“绿色城市”代表着人们对理想城市生活的向往,从诞生至今已经一百余年,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早期,绿色城市的概念更关注于区分旧有的发展模式,强调新的经济社会模式、新技术的应用。1898年,英国建筑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并阐述了“花园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建设要突出园林绿化,使人们可以生活在既有良好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1987年,城市设计专家和生态活动家理查德·雷吉斯特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2016年,联合国人居署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又发布了《新城市议程》,提出为所有人建设可持续城市和人类居住区。
近年来,在为保护全球环境而掀起的“绿色运动”过程中,“绿色城市”再次被提及,指代既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又注重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
, 百拇医药
郑鑫源表示,目前,国内外对绿色城市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委对绿色城市的定义为: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产业配套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特征是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质量。
绿色城市应实现三个愿景
要实现城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城市”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比如,它在欧洲的实践体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各个层面———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模式以及城市的经济和管理手段。郑鑫源认为,未来的绿色城市应实现三个方面的愿景。
绿色生产。即从源头落实绿色理念。郑鑫源介绍说,绿色生产包括可再生能源使用、非传统水源利用、废弃物利用等,还要控制污染排放。“比如近年来,京津冀一直在进行蓝天保卫战、污染排放控制等工作,我们也看到了这些措施取得的良好效果。”
, 百拇医药
绿色生活。城市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一愿景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如今,绿色城市更加强调以人为本。”郑鑫源举例说,“现在提到并努力打造的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口袋公园,就是为了让城市居民实实在在地看到、感受到和体会到绿色。”
环境质量。“一方面是解决过去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欠账,比如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土壤修复等;另一方面,是要面向未来,提供更加宜居的人居环境。”郑鑫源说,只有将建设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成绿色生态宜居城市。
各国尝试将自然融入城市
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居民深受其害。因此,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绿色城市日益成为各国治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难题的科学框架,世界各国很多城市逐渐将目光转向自然,探索实施屋顶花园和城市森林等计划,试图将更多的自然融入城市,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破解城市面临的各种生存问题。
, 百拇医药
法国巴黎市政府于2018年推出“新气候计划”,倡议巴黎增加2万棵新树,发挥它们的“碳汇”作用,实现城市的绿化与冷却。美国纽约着力打造“城市森林”,目前已有700万棵树遍布其间。英国伦敦市政府在2014年就发布了《城市森林战略》,要求将城市森林视为一种独特、宝贵的资产,在城市规划中具有更高的优先级,鼓励公民、私人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积极参与城市森林的保护与建设。维也纳政府颁布《维也纳城市发展规划2025》《维也纳绿色开放空间规划2025》,提出增加“新建绿道、近郊绿道、景观风景道和城市绿道”4种类型的绿色连接,使城市绿道更加系统化。规划还强调增加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将新增9个城市公园,扩大城市内部森林规模,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在城市建设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突破绿色城市发展理念的实践瓶颈,对有效扩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意义,不仅有利于城市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更好地理解现有或未来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强调,城市治理要回归城市家园,提升城市家园的持续能力、免疫能力、韧性能力,“只有这样,城市才会强大,才具有生命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