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0.02
编号:84591
老年人需要再就业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2日 生命时报 2020.10.02
     受访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 杜 鹏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副教授 李永瑞

    全球社会迈进老龄化,各国“退而不休”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健康素养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表达了强烈的“再就业”意愿,但尚未健全的老年就业市场成了他们再次迈入职场的“第一道坎儿”。专家呼吁,健全老年就业市场,开发老年人再就业潜能,只要为他们找到合适的空间,老年人依然可以发光发热。

    退休时年富力强,再就业困难重重

    忙活了大半辈子,老张退休后还真有些不适应。老伴儿陪着到处旅游,儿女给他报了老年大学,没乐呵几天,老张就开始愁眉不展:“我觉得自己还能再干10年……现在这样真没意思。”老张开始找工作,但转了一圈,发现市场上只有保安、清洁工之类的岗位招聘老年人,有点放不下面子的他不太能接受。蒋阿姨倒不太在乎岗位,退休后的几年里,她先后兼职过保险销售员、房地产中介,还摆过地摊儿,“我不图赚钱,就是觉得人闲下来就废了……”
, 百拇医药
    许女士是某研究所会计,临近退休时,单位又返聘了她,希望她留下继续发挥余热。“正好单位缺人,刚来的年轻人还需要带一带,我就留下了。”许女士说。63岁的王先生没什么专业技能,退休后来北京陪儿子住,发现大城市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儿子还没成家,他和老伴儿还得继续干,给儿子攒点钱。在老乡推荐下,他才找到一份看管地下车库的工作,老伴儿则去了餐馆做保洁员。

    上述记者采访到的案例只是一部分退休老人的生活缩影,更多的老年人退休时仍年富力强,身体健康,但只能每天陷入喝茶看报、买菜做饭、带孙辈的琐事中。时间一久,缺少生活目标的一些人身体会迅速垮下来。记者搜索多家招聘网站也发现,保姆、保洁员、服务员、收银员等岗位,都要求至少在40~50岁之间,且月薪范围以2000~3000元多见。可以放宽年龄限制的老年工种,一般集中在机械、管理、医疗、纺织等专业要求度高的岗位。而全国离退休人才网调查统计显示,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求职者最多,60~70岁求职者占比最大。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副教授李永瑞用四个关键词形容当下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无序、缺位、分层、自雇。“无序”是相比年轻人有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社会上缺少针对老年人的就业服务机构和平台。“缺位”是指缺乏责任主体、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没有专门部门和机构负责。老年人就业需求也是“分层”多样化的,但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岗位少之又少。老年人多数靠自己“自雇”就业,想找份工作,面临着年龄关、岗位少、工种单一、专业门槛高等重重难关。
, 百拇医药
    社会氛围和支持因素不足限制了就业脚步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就业率持续下滑,从1990 年的14%下降到了2015 年的8%,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2013 年13.5%的平均水平。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目前我国60岁以上就业的老人只有5%,农村老人就业比例较高,在40%左右。专家们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

    退休制度影响。杜鹏说,我国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0岁(女干部55岁)。企业在招聘中都会设置年龄门槛,年纪越大越不好找工作。

    社会工作模式变迁。李永瑞表示,如今工作内容和形式变化特别快,新的理念和手段层出不穷,比如线上和自动化办公等,老年人适应起来并不容易,与年轻人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

    企业忽视老年劳动力。李永瑞说,我们曾经做过测评,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工作表现上各有千秋,不存在谁优谁差,比如老年人工作稳定性高,做事精细。但大多数企业目前还没认识到老年劳动力的价值。
, 百拇医药
    受传统观念束缚。李永瑞说, “养儿防老”观念降低了老年人退休后的就业意愿,子女越多,老人再就业意愿越低。另外,“隔代养育”也束缚了老人们。调查发现,近六成60~79岁的老年人承担着照料孙辈的任务。同时,受传统文化影响,子女让年迈的父母工作会被认为“不孝”,老年人也会顾及子女的面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再就业。

    自身意愿不足。杜鹏说,多数老人认为,人老了就该颐养天年。调查也发现,退休前职业为事业单位、国企或集体企业、私营或民企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较小,因为他们有较高的退休金,不需要再就业来补给生活。

    老年人再就业可让人口红利再延续至少10年

    研究发现,解决经济压力和排遣情感孤独是老年人就业的主要动机。专家表示,就业是老年人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是其他社会参与无法替代的。老年人回归工作岗位,看似是个小变化,却能带来诸多好处。

, 百拇医药     预防精神疾病。老人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网,内心能感觉到被尊重和被需要,避免产生孤独、抑郁等不良心理,利于延年益寿。经常发现,高级知识分子或上班族退休后容易得老年痴呆,这其中大多是“老化、废用型痴呆”,退休后再就业可以不让大脑处于停滞状态。

    减轻经济负担。《北京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七成被访老人退休金“大致够用”,13.7%的老人表示“困难”。再就业可以维持老年人的经济地位,也减轻了下一代的养老负担。

    发挥“传帮带”作用。老年人再就业可以将多年来的从业经验、关键技能、技术要领等传授给年轻一代。

    延续人口红利。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人口红利”已然开始消退。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岁,根据20世纪50年代人均预期寿命不到50 岁而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已不符合国情,大量劳动者在达到退休年龄时,体力和脑力仍处于旺盛状态,这是我国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是一种“隐形失业”。李永瑞认为,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起老年劳动力资源,中国的人口红利至少还可以再延续10~20年。
, http://www.100md.com
    不少人认为,老年人再就业会产生“挤出效应”,让年轻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李永瑞认为,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结构和质量并不好,老年人参加工作对优化就业人口和质量大有可为。杜鹏则认为,青年劳动力和老年劳动力,不存在绝对的数量替代关系,在很多领域也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国每年都有“用工荒”,劳动密集型、薪资低、传统工种、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常吸引不到年轻人,而老年人刚好可以弥补。

    自身要多学,社会需保障

    面对老龄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鼓励老年人就业。日本65岁以上就业人口已达3800万,在小酒馆、餐厅、商场随处可见工作的白发老人,甚至有专门的猎头发现“银发人才”,还有公司专门招聘老年人,对55岁以上老人创业给予优惠措施等。韩国各地常年组织“银发招聘会”,65岁以上的出租车司机占该国出租车司机总人数的27.1%。德国退休老人青睐工作时间少而灵活的工作,收入不超过每月450欧元(约合3570元),多数从事餐饮、零售、家政等低技术行业。
, http://www.100md.com
    杜鹏表示,当下,国家多部委也在提倡“积极老龄化”,结合国情,退休制度改革应遵循弹性灵活的原则,切忌“一刀切”。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老年人劳动权益保障,加强老年人就业立法保护,建立雇佣老年人企业的奖励制度。具体来说,专家们建议:

    重视就业供求信息发布。搜集老年就业市场的供需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让老人看到市场变化,让企业也注意到老年人才。

    企业要转变用人理念。企业要搞清楚岗位所需,判断一个人的劳动价值,不应从年龄来看,应该看能力和工作胜任度。建议设立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岗位,以及针对老年人的弹性工作制度,鼓励更多健康而有能力的老年人参与其中,例如,提供远程办公职务,让老年人不需要跑很远。

    营造老年人再就业社会氛围。媒体应宣传就业中年龄平等的意识,消除年龄歧视和思维定势。教育部门在终身教育方面也需完善,比如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开展老年从业培训,让老人跟上时代发展。

    老年人再就业要量力而行,这个阶段不是挣钱养家,而是让老年生活更具价值,更为快乐。专家们建议:1.选择擅长的项目,比如财务、技术、管理等。2.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尽量别做高强度工作。3.树立离岗不退休理念,学习新技能,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比如,学习一门语言或乐器;学习一种新软件技术;做志愿者等。通过这些爱好也能延伸出就业机会,老人也要做就业市场里有准备的人。▲, 百拇医药(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