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1.06
编号:86457
相亲角怪圈,条件越好越难找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6日 生命时报 2020.11.06
     受访专家: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 马健文

    本报记者 张 冕

    北京的中山公园、上海的人民公园、郑州的绿城广场西花园……我国很多公园里都有这样一群家长,他们为早点解决孩子的终身大事,自发组成相亲角。在这里,有无奈、有尴尬、有喜悦,也将中国式相亲和年轻人自由思想之间的碰撞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周四和周日下午,北京中山公园北门的格言亭附近是最热闹的地方。10月4日下午1点,《生命时报》记者来到这里,首先看到的便是一群替子女相亲的老人,以及小路两旁整整齐齐铺满的相亲简历,其“盛况”犹如一场大型招聘会,却很少见到年轻人。

    记者走近观察,简历上通常包括身高、年龄、工作单位、性格、财产、特殊要求等信息,其中不乏条件优越者。“1984年,男孩,身高1.8米,博士,上市互联网公司项目主管,京户,京车,独子,海淀住房150平方米,西城出租房100平方米(月租金2万元)”“1988年,双硕士,外企金融主管,有房有车”“独生女,1989年,政法大学硕士,身高1.6米,公务员,京户,二环住房”……择偶条件大多要求北京户口、年薪30万以上、有房有车、无婚史、年轻漂亮等。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某简历前驻足片刻,便引来大爷一连串追问:“你给自己找对象吗?几岁了?北京本地吗?买房了吗?多大面积?在哪个区?结过婚吗?我们不接受离异的。我们家是教师家庭,所以也想找个老师。”记者简单回答了几句,大爷立刻摇头:“不行不行,你有点胖,而且工资太低,在北京哪够养家啊。”看得出,大爷对孩子婚事充满焦急期待的同时还“重条件、严把关”。

    相亲角的成功率并不高。刘女士今年63岁,女儿30多岁还没对象,“我干着急,奈何使不上劲儿。连续半年来,我每周末都拿着女儿简历到这儿来,风雨无阻。”遗憾的是,刘女士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女婿。60多岁的张先生来相亲角十多次了,俨然成了这里的“名人”,许多人都认识他。张先生说,替儿子征婚的纸板都换了好几个,这次专门到打印店塑封了一下,下雨也淋不坏了。他告诉记者:“其间有遇到合适的,但孩子工作忙,一直不愿意见。我为了孩子的婚事,头发都愁白了。”对于替孩子相亲一事,老人大都感到无奈,子女每天忙工作,没时间谈对象,眼看着年龄大了,父母开始着急了,只好亲自出马为孩子物色另一半。
, http://www.100md.com
    一边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边是年轻人对父母相亲这种“新式包办婚姻”的抵触心理。潘女士是某国际学校的老师,今年32岁,她告诉记者:“我现在根本不想找对象,我妈却每周都来。我硬着头皮跟她去过一次,像个商品一样被人挑来挑去,条件不好就像理亏一样,哪还有什么尊严和感情可谈!”后来,潘女士说什么也不肯去了,“感情这事儿顺其自然不好吗,非得这么生拉硬拽,只看条件找对象的方式,我不愿意接受。”虽然事情已经过去1个多月了,但她提起此事仍然愤愤不平。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相亲角未见人先看条件,条件越好自然越不愿接受对方条件不足,可选择面就变窄,也会因此错过一些可能合适的人。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文化和人民心态没来得及做出相应调整的时候。“择偶不宜只重视外在条件,性格、为人、原生家庭氛围等对伴侣间的相处也尤为重要。建议人们相亲时把这部分信息作为重要因素考量,毕竟婚姻不是搭伙过日子,而是为了追求更幸福的生活。”

    父母担心孩子婚姻问题的焦急心情可以理解,帮忙征婚也是一种补充形式。但现在年轻人的婚姻观发生了变化,如果父母未经子女同意,或意见没有达成一致就替孩子征婚,可能适得其反。父母不妨开诚布公地与子女沟通,了解孩子的看法和顾虑,比如原生家庭是否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影响他们对婚姻的看法。如果征得子女同意,可以进一步了解他们希望在征婚简历中提供哪些信息,对另一半有什么要求,如果有合适的人选想通过哪种方式联络等。只有互相理解、尊重,才能事半功倍。▲, http://www.100md.com(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