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1.06
编号:86477
澳大利亚“排挤”高糖食品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6日 生命时报 2020.11.06
     限制促销活动 货架贴上警示

    澳大利亚“排挤”高糖食品

    本报驻新西兰特约记者 桂 林

    到过澳大利亚的人都会感叹,那里有一种诱惑难以抵抗——甜品。当地盛产娇艳欲滴的水果、营养丰富的乳制品和品种繁多的巧克力,组成色彩绚丽、甜香扑鼻的各种蛋糕、饼干、饮料……这个美丽国家的人民对于甜食情有独钟。

    在澳大利亚,一个四口之家去超市,通常会从货架上拿走6袋1公斤装的糖,能在一周内全部“消灭掉”。而在一个标准超市,如果从货架上撤下含糖食品,就只剩下20%的货物了。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显示,澳大利亚的人均食糖年消费量超过50公斤,居世界前列。但甜蜜的后果很苦涩:“爱糖人”发现自己变成了“大胃王”,腰围与日俱增,动辄气喘吁吁,精神萎靡不振。全球许多国家的人都在过量摄入糖分,而澳大利亚人可谓“病入膏肓”。
, 百拇医药
    一名澳大利亚年轻人戴蒙·戈莫与医生合作,拿自己做了一次试验,当时他体型匀称、各项指标正常。试验开始后,每天摄取40茶匙(约160克)糖,这是澳大利亚人的平均每日糖摄入量。40茶匙糖是什么概念?一份普通早餐:麦片+酸奶+果汁,含糖约20茶匙;一杯冰红茶含糖9茶匙。试验进行了两个月,他的体重增加了8.5公斤,腰围增加了10厘米,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等超标。更糟糕的是,他感觉全身乏力、喜怒无常、思维混乱,且无糖不成餐。这位年轻人把试验全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制作成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希望警醒民众。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在过去三四年里,澳大利亚新增肥胖症患者约100万,近1/3的成年人和1/4的儿童超重或患有肥胖症,全国肥胖率在10年间翻了1倍。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肥胖对儿童的身体、神经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给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以2017~2018年为例,直接涉及的医疗费用达54亿澳元(1澳元约合人民币4.7元),间接耗费64亿澳元。澳政府痛定思痛,健康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肥胖流行病委员会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对饮料征收糖税、限制垃圾食品广告、禁止儿童甜食外包装使用卡通形象等。近日,《柳叶刀》杂志刊登了一项澳大利亚科研机构开展的“健康商店2020年”试验,要求商店老板针对高糖食品销售实施7项变革:1.限制高糖食品的价格,减少促销活动;2.不在收银台和显眼地方摆放高糖食品;3.销售含糖量较低的食品,并标明糖含量;4.减少冰柜里的含糖饮料;5.冰柜里不得有大于600毫升的汽水类饮料;6.货架设置高糖分警示:“饮料不能替代健康饮品”;7.贴上“白开水是最健康选择”的贴纸,引导健康消费。结果显示,含糖食品销量减少了6.8%,含糖饮料销量减少13.4%,而商店总营业额并没有降低。在墨尔本的一家医院商店,含糖饮料销量在17周内下降了27.6%,瓶装水的销量上升了27.6%。

    目前,澳大利亚对是否征收“糖税”还在争论之中。卫生部长格雷格·亨特表示,政府支持减少含糖饮料计划,到2025年,饮料产品中的糖用量将减少20%,希望食品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应对肥胖问题。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市场上威化饼干、涂抹酱、牛奶调味饮料的销量都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低糖食品;含糖饮料销量显著下降,瓶装水、茶饮料等替代饮品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百拇医药(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