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休闲生活 > 读书与健康
编号:86681
深阅读,于国于己都重要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7日 生命时报 2020.11.17
     深阅读,于国于己都重要

    本报特约评论员 廖保平

    如果你在生活中观察过坐地铁的人,应该会发现,乘客中十有八九都喜欢低头看手机,刷微博、朋友圈、短视频。这种典型的碎片化信息吸收模式愈加盛行,而与之相反的是,完整的深度阅读却越来越少。

    有数据显示,今年全国超过99%的书店没有盈利,很多书店甚至纷纷停业。当然,书店关门未必是因为人们刷微博、朋友圈、短视频所致,人们不读实体书,也可以阅读电子书,问题的关键是,过于依赖社交软件获取资讯。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吸收,不仅占用了大量时间,还让人习惯于浅尝辄止,无法形成深度思考,甚至由此产生了“信息茧房”效应,变得越来越偏执。56岁的《暗算》《风声》原著作者麦家选择关掉微博、微信,删除新闻类APP,就是为了与外界碎片化的信息隔绝,使自己有完整的时间,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碎片化阅读应该说是时代使然。人们越来越匆忙,时间被割裂成碎片,利用蹲厕所、等公交、乘地铁的时间见缝插针阅读,能够降低阅读成本,提高阅读效率。但很多人沉溺在碎片化信息中不能自拔,不再抽出整块的时间进行深度阅读,这就成了大问题。毫无关联的信息,以碎片的形式输入大脑,会因为杂乱无章很难形成完整的架构和体系,人对世界的认知也便流于肤浅,缺乏真正的价值。

    为了迎合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要,一些商家还搞出了“帮你读书”或“带你读书”的软件。但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这只是大咖们对知识点与书籍含义的解读,是一种师父领进门的活儿,真正的“修行”必须靠自己深入苦读,否则就只能沦为一种面子工程,落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

    某些时候,碎片化的信息吸收更像是一副安慰剂,麻痹精神、安抚焦虑急躁的心——看,我也懂了,我也学习了。其实,这种安慰越多,越会让自己焦躁,越发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佛语有云,“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如果我们不能从碎片化的信息聒噪中抽身而出,就不能让自己内心平静,也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变得浮躁。

    于国而言,大家都沉溺于碎片化信息会导致国人精神的普遍匮乏。为今之时,国人亟需一场“信息革命”,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摄取转化为深度阅读,因为无数历史和事实证明,一个不爱深度学习的民族难有希望和前途。▲,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