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1.17
编号:86682
静音车厢是一种社会文明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7日 生命时报 2020.11.17
     静音车厢是一种社会文明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中国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宣布,今年年底前,将在京沪高铁推出“静音车厢”。公司董事会秘书赵非解释说,该项服务主要是基于京沪高铁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制定:“普通车厢有很多嘈杂的声音,为了让大家听到车厢广播,我们会调大音量,有些旅客就会反感。而如果音量过小,又会被杂音掩盖,导致旅客漏乘或是忘记下车。”

    客运铁路是亿万普通中国旅客国内跨地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以往由于客流量大、铁路交通条件有限,绿皮时代的“铁老大”和旅客都习惯了“粗放”的车厢环境和管理方式,不但乘客们不太顾忌“粗声大嗓”,乘务员招呼旅客到站下车、铁路小推车兜售“啤酒饮料矿泉水、泡面瓜子火腿肠”同样是“基本靠吼”。

    上述绿皮车厢的常态,是基于当年社会发展程度有限,旅客消费需求和铁路运营方能力、条件达不到等客观现实,不得已而为的“穷凑合”,并非也不应成为中国铁路客运的未来常态。如今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但高铁、动车取代“绿皮”成为客运主力军,即便传统“绿皮”也早非旧模样,若仍沿袭昔日对“噪音车厢”的习以为常,就等于固步自封,将陋俗视作传统,将落后视作特色,这不仅是对社会进步的漠视,也与当今时代的面貌格格不入。

    更重要的是,人在变。调查显示,京沪高铁区间列车是国内最忙碌、非节假日时间客流量最大的长程高铁,乘客中商务旅客比例较高,他们相对更倾向于获得一个安静的车厢环境,并普遍乐于为此付出额外代价。中国铁路部门选择京沪高铁作为“静音车厢”服务的试点首选,显然是经过一番考量的。

    旅途是人生的一个小片段,车厢也同样是我们暂时“行动坐卧”的一个浓缩社会场景。随着“个人私域”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不被打扰的安静权,开始懂得“各听各音,互不相扰”,开始警惕公共噪音污染对自己和他人的骚扰。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对地铁车厢里电子设备音频外放、对公交车上的大声接打电话、对居民区附近广场舞噪音扰民表示不满。这种观点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理解,被普遍视作社会进步的体现。既然如此,高铁上推出“静音车厢”,又有什么例外和值得大惊小怪之处?

    在京沪高铁推出“静音车厢”,也不仅仅是运营方管理方面的需要,更是软硬件条件达标前提下,“车”和“客”在这一问题上利益的统一,说到底,是社会文明进步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静音车厢”将会如昔日“禁烟车厢”替代“吸烟车厢”一样,在中国铁路全面普及,成为万里铁路线上的新常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