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2.11
编号:87131
口有异味,多半是脾胃虚弱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1日 生命时报 2020.12.11
     口酸泻火和胃 口臭健脾利湿 口甜清热祛湿

    口有异味,多半是脾胃虚弱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李振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二科主任 杨 润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出现口中有异味这种令人尴尬的事情。不少人认为,口有异味是个人卫生问题,也有人认为是暂时的,不放心上。可在中医看来,口内的津液与心、肝、脾、肺、肾等脏器是相通的,口中异味往往提示脏腑出了问题,尤其是脾胃。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篇》中记载:“胆液泄,则口苦。”《素问·痿论》中也提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口中发苦多为热证,是火热之邪内侵的表现。热症患者除口苦外,还有口干舌燥、苔黄、喜冷饮、尿少色深、大便干燥等症状。

    口中发酸,西医认为是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常见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症。中医认为,口中发酸的病根在于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致使肝液上溢、胃酸过多。如果只是偶尔感到口酸,多是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必担心。经常口酸,伴有舌苔厚腻、打嗝时有腐臭味等症状,多是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如果口酸与胃酸上泛有关,同时还有舌头发红、胁肋疼痛等症状,多半是肝胃不和,这时就要以泻火、和胃为主。

    口中经常发甜,多为脾胃湿热、热蒸上溢的外兆;少数为脾虚,虚火迫脾津上溢,久了会发展为糖尿病。这一点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帝日:‘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痹……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中医认为,“消渴”就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现代医学也证明口甜是糖尿病患病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信号。糖尿病患者口中发甜是因为血液中含糖量增高,唾液中的糖分随之增高。临床上,中医治疗宜清热祛湿。

    口中经常淡而无味,食欲不振,这多是脾胃出了问题。如果伴有胃部胀满、大便稀薄、脉细等症状,多半是脾胃虚弱,治疗时应以健脾和胃为主。如果伴有疲乏无力、大便稀软、舌苔厚腻等症状,并且不喜欢喝水,多半是脾胃有湿,治疗时应以燥湿、和胃为主。

    调理脾胃有什么秘诀?“辨证施食”是重点。具体包括:手足心热、咽喉干痛、舌红少苔的阴虚火旺体质者,可以多吃些百合、枸杞、雪梨等;对于口臭、口黏、便溏不爽、皮肤油腻的湿热体质者,建议食用健脾利湿的食物,可用薏米、赤小豆、秫米煮粥,或经常喝点荷叶茶;对于气短乏力、畏寒怕冷、大便溏稀的脾胃虚弱者,建议用山药、莲子、白扁豆、芡实煮粥吃;有消化不良又伴有失眠多梦的心脾两虚的人群,推荐吃些莲子肉、龙眼肉、秫米、百合等食物;对于平时怕冷、手足不温、月经不调、痛经的人,可以适量多喝当归生姜羊肉汤。▲, http://www.100md.com(李振华 杨 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