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里的由来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神经中心主任医师 王 劲
最新的神经科门诊调查显示,约1/3病人的症状不能用现有医学知识解释,包括震颤、抽搐、瘫痪、昏迷等,多见于女性,但不分种族及年龄。这类“怪病”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土耳其古赫梯人的国王在一场骇人的雷电风暴后出现了言语障碍,虽然症状逐渐缓解,但数年后,他梦到了雷电风暴,症状复发了。国王的仆人把这归结为暴风雨神在发怒。历史上许多民族碰到此类“怪病”时,都将其归于神的旨意、巫术或鬼魂附体。
回顾历史,第一次科学记载此类“怪病”大约是在公元前400年, 西方医学奠基人、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将其命名为“歇斯底里(希腊语为hysteria)”,认为是子宫(希腊语为hystera)在体内游走所致。 如今,歇斯底里一词通常指情绪激动、举止失常,常常用于女性。
歇斯底里的发病在19世纪达到高峰。人们逐渐意识到,该病并非子宫所致,而是大脑。法国神经病学之父让—马丁·夏尔科详细描述了歇斯底里的临床症状,病人去世后,他还会对其大脑进行尸检。夏尔科研究指出,歇斯底里在男性中并不少见,只是没报道出来而已,法国国家铁路公司很多工人在受到轻微工伤后就出现了歇斯底里症状。夏尔科的发现激励了不少后来者投身到“怪病”的研究中,包括神经病学大家巴宾斯基、简奈特和弗洛伊德,但他们认为歇斯底里是心理疾病而非神经疾病(大脑疾病)。
, 百拇医药
弗洛伊德认为,歇斯底里患者大多在儿时遭受过虐待,心理创伤转化为躯体症状,因此他称之为 “转换性疾病”,后来不少医生认为这个诊断名称很难被患者接受,将其改为“功能性神经病”。从此,该病从神经病学中剥离出来,划到了精神疾病范畴。弗洛伊德这一理论在20世纪初曾红极一时,后来临床上“转换性疾病”的诊断日趋减少,有些人便认为它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特殊产物。
不过,1990年,瑞典某医院急诊室先后接收了数例重症患儿,他们四肢不能动、不能讲话及进食,患儿数月甚至数年都处于这种状态。他们的共性就是来自难民家庭,并且家庭中有鲜明的种族和宗教背景。专家猜测,患儿家庭申请政治避难被拒可能是诱因之一。2000年后,又出现了数百例类似病例。2014年,瑞典正式认定这是一种新的病症,并将它命名为“绝望放弃综合征”。有人认为,该病本质就是歇斯底里。
历代医生极力寻找歇斯底里的病因,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不少医生便怀疑它是患者没病装病或臆想出来的病。这种态度使得该病没能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再加上大部分医生并不熟悉如何诊断,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如今,在不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状况略有改观,诊疗功能性神经病的门诊越来越多。近十几年,功能核磁共振研究使医学界对该病的发生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研究人员发现,功能性神经病患者的脑功能核磁共振图像与装病者完全不同,前者控制运动的大脑皮层区域和控制情感的大脑区域有异常密切的关联,至少在部分功能性神经病患者中“其大脑的情感通路绑架了运动系统”。这些发现证明功能性神经病的症状不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
人们逐渐意识到,功能性神经病和多种因素有关,易感因素包括儿童时期的创伤经历、受过躯体损伤、情绪异常和焦虑症等;诱发因素包括躯体损伤、生活中的精神压力;维系因素包括患者无法及时获取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该病的反应和认知等。然而,至今没有一个致病机制假说能被众多学者认可,人类仍无法解释这些因素是怎样互相作用,从而导致功能性神经病的。▲, http://www.100md.com(王劲)
最新的神经科门诊调查显示,约1/3病人的症状不能用现有医学知识解释,包括震颤、抽搐、瘫痪、昏迷等,多见于女性,但不分种族及年龄。这类“怪病”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土耳其古赫梯人的国王在一场骇人的雷电风暴后出现了言语障碍,虽然症状逐渐缓解,但数年后,他梦到了雷电风暴,症状复发了。国王的仆人把这归结为暴风雨神在发怒。历史上许多民族碰到此类“怪病”时,都将其归于神的旨意、巫术或鬼魂附体。
回顾历史,第一次科学记载此类“怪病”大约是在公元前400年, 西方医学奠基人、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将其命名为“歇斯底里(希腊语为hysteria)”,认为是子宫(希腊语为hystera)在体内游走所致。 如今,歇斯底里一词通常指情绪激动、举止失常,常常用于女性。
歇斯底里的发病在19世纪达到高峰。人们逐渐意识到,该病并非子宫所致,而是大脑。法国神经病学之父让—马丁·夏尔科详细描述了歇斯底里的临床症状,病人去世后,他还会对其大脑进行尸检。夏尔科研究指出,歇斯底里在男性中并不少见,只是没报道出来而已,法国国家铁路公司很多工人在受到轻微工伤后就出现了歇斯底里症状。夏尔科的发现激励了不少后来者投身到“怪病”的研究中,包括神经病学大家巴宾斯基、简奈特和弗洛伊德,但他们认为歇斯底里是心理疾病而非神经疾病(大脑疾病)。
, 百拇医药
弗洛伊德认为,歇斯底里患者大多在儿时遭受过虐待,心理创伤转化为躯体症状,因此他称之为 “转换性疾病”,后来不少医生认为这个诊断名称很难被患者接受,将其改为“功能性神经病”。从此,该病从神经病学中剥离出来,划到了精神疾病范畴。弗洛伊德这一理论在20世纪初曾红极一时,后来临床上“转换性疾病”的诊断日趋减少,有些人便认为它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特殊产物。
不过,1990年,瑞典某医院急诊室先后接收了数例重症患儿,他们四肢不能动、不能讲话及进食,患儿数月甚至数年都处于这种状态。他们的共性就是来自难民家庭,并且家庭中有鲜明的种族和宗教背景。专家猜测,患儿家庭申请政治避难被拒可能是诱因之一。2000年后,又出现了数百例类似病例。2014年,瑞典正式认定这是一种新的病症,并将它命名为“绝望放弃综合征”。有人认为,该病本质就是歇斯底里。
历代医生极力寻找歇斯底里的病因,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不少医生便怀疑它是患者没病装病或臆想出来的病。这种态度使得该病没能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再加上大部分医生并不熟悉如何诊断,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如今,在不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状况略有改观,诊疗功能性神经病的门诊越来越多。近十几年,功能核磁共振研究使医学界对该病的发生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研究人员发现,功能性神经病患者的脑功能核磁共振图像与装病者完全不同,前者控制运动的大脑皮层区域和控制情感的大脑区域有异常密切的关联,至少在部分功能性神经病患者中“其大脑的情感通路绑架了运动系统”。这些发现证明功能性神经病的症状不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
人们逐渐意识到,功能性神经病和多种因素有关,易感因素包括儿童时期的创伤经历、受过躯体损伤、情绪异常和焦虑症等;诱发因素包括躯体损伤、生活中的精神压力;维系因素包括患者无法及时获取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该病的反应和认知等。然而,至今没有一个致病机制假说能被众多学者认可,人类仍无法解释这些因素是怎样互相作用,从而导致功能性神经病的。▲, http://www.100md.com(王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