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3.09
编号:93874
2020国民心态新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9日 生命时报 2021.03.09
     本报专访最新“心理健康蓝皮书”副主编解读

    2020国民心态新变化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教授 陈祉妍

    本报记者 高 阳

    3月1日,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对外发布。报告中不仅分析了2019~2020年中国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且对跨越十余年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变迁进行了分析比较。此次调查覆盖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12个省市,调查总样本量逾6万份。本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心理健康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对报告亮点进行解读。

    1.收入有保障,不容易抑郁。国内外研究普遍发现,社会经济地位通常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在此次调查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差异,将调查对象按不同职业划分来看,抑郁水平最高的是无业/失业/退休人员,其次是学生群体,再次是服务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和公司职员,最低的是专业技术人员。陈祉妍解释说,人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很大一部分安全感来自于经济收入,不难发现,在社会中经济收入偏低的人群,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例如,无业失业者容易面临生活的窘境;学生由于处于求学阶段,没有经济来源,也不确定未来能够赚多少钱,存在各种担忧,由此导致安全感缺乏、自卑、虚荣等。而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老师、律师、建筑师等,掌握着一定的技能变现能力,通常可从事高收入职业,经济上有了保障,因此身心健康程度较高。
, 百拇医药
    2.年纪越大,心态越平和。研究者将调查对象分为18~24岁、25~34岁、35~44岁和45岁以上四个年龄段,发现国人随着年龄增大,抑郁和焦虑的水平呈降低趋势。18~24岁的年轻人心理健康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年龄段。陈祉妍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焦虑抑郁水平高,在国内外都属于普遍现象,主要与他们的生活处境有关。青年阶段,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对自我的认知和接纳,但这个年龄段的人社会阅历少、成就不多,容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也易受外界评价影响,如同学、老师、公司领导等。而人到中年后,随着经验和阅历增多,对自己评价更为客观,受外界影响就小,45岁后心理健康指数相对更高。此外,中年阶段,婚姻和家庭的支持也可以让人心态更平和。

    3.追求物质,也要兼顾精神生活。调查采用了7个指标与2008年的情况对比,分别评估十年来国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以及在工作、家庭生活、物质生活、身体健康、精神生活、生活压力水平这6个维度的满意度。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2020年调查样本在以住房和车为代表的物质生活上满意度更高,而其他各方面的满意度都略低。陈祉妍分析,虽然国民“物质满意度”提高了,但“精神生活”满意度下降了。国民似乎在物质追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层面的诸多内容未能兼顾,比如家庭生活、休闲娱乐、身体健康等。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普遍焦虑,感到“不进则退”,付出了更多的工作学习时间,挤压了本就不充裕的放松、休闲时间,因此总体生活满意度不是很高。
, 百拇医药
    4.“职业指导”需求增多。与2008年数据对比,十年来,国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2020年的调查中,有94%认为保持心理健康“重要”,比12年前提高了6.1%。不同年龄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水平不同,年龄越低,需求越高,说明年轻一辈更在乎身心的平衡。在各类心理知识的需求方面,国民对“自我调节”“人际交往”“职业指导”的知识需求最多,其次是“教育孩子”“心理疾病防治”“婚姻”及其他。陈祉妍解释,职业指导需求主要在中青年人中比例特别高,尤其是25~45岁,反映出这一阶段人群的职业心态。他们求职就业已不满足于养家糊口的基本需求,而是希望通过工作发挥才能、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而在成立家庭后,尤其45岁以上年龄组,则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婚姻经营,因此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多起来。

    5.经历疫情打击,对未来保持乐观。调查显示,在未来5年心理健康预期方面,人们普遍表现出乐观倾向,67.9%的人认为未来会变好。陈祉妍表示,过去一年国民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人都面临了不小的心理健康挑战,但由于国家重视,政府出台了心理健康文件,给心理健康服务带来迅速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在科学院、行业、高校等开设了很多心理课程、培训、热线、机构平台,进一步帮助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人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高的期待。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供给和规范化,加大对心理健康资源欠缺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低收入/低学历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