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
本报记者 高 阳 张 健
“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他毕生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此,他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2021年5月22日13时7分,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袁隆平生于1930年,从小和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看到过饿殍遍野的旧中国。考大学时,他坚定选择了学农,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遭遇自然灾害,粮食严重短缺。“那个时候非常惨,我看见两个人倒在路旁边,两个人倒在桥底下……”饿肚子的滋味深深刻在袁隆平的脑海中。在农校教书的袁隆平,为提高粮食产量做过很多尝试,试过西红柿嫁接马铃薯,没有成功;想过研究小麦、红薯,但感觉前途渺茫。
, 百拇医药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关乎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它是一种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产量多少全靠“天意”。杂交水稻则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进而提升其产量、抗逆性等。将“天意”变成“人为”,利用杂交种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苏联、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就开始了杂交水稻研究,但科学家们屡次实验失败后达成共识: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不相信,他认为“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正如袁隆平所言,杂交水稻的真正产业化,最终是在中国育种专家手中完成的。袁隆平团队不懈努力,从1973年的第一代杂交水稻,到1995年的第二代杂交水稻,再到2011年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使我国超级稻亩产接连完成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这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发出的质疑。今天的中国给了世界最好的答案——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7000万人。2020年,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增长126%。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贡献了近32%的产量,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
, 百拇医药
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每年,袁隆平都会到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工作三四个月,几乎天天都要到田里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是否有空壳。今年3月,91岁高龄的袁隆平,在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入院之初,他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据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每天吃饭、散步、临睡,袁隆平都在思考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事情。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副教授张军从事水稻“抗倒伏”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和袁隆平团队有长期深入的合作。他眼中的袁隆平是一个不止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局限于一个学术或纯技术层面的人,而是有更多的家国情怀。“他不仅是通过杂交水稻、超级稻的研究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也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保障,他对人类未来的粮食安全费尽了心思。”
“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这是袁隆平心中的另一个梦。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万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到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到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地带……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真正做到了“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曾说,全世界有1.6亿公顷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算,可以增产1.6亿吨粮食,就能够多养4亿~5亿人。
, 百拇医药
联合国官方微博5月22日晚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海外推特平台上,满是来自英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葡萄牙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网友的悼念,他们用不同的语言阐述袁隆平一生对全世界做出的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推特平台上发文悼念:“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一生守望稻田,始终保持“正青春”
虽然已是鲐背之年,袁隆平却一直奋战在科研一线,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老了”,相反,他认为自己是“正青春”。
尽管我国已经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袁隆平依旧时刻充满忧患意识。2016年8月,86岁高龄的袁隆平受邀去青岛,看到海边一望无际的滩涂和荒地,他心里不平静了,“这么大片土地荒在这里,可惜呀!”两个月后,袁隆平再来青岛,与青岛方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他向全世界宣布:“我有信心在青岛试种耐盐碱水稻(海水稻)成功,并且有信心让亩产超过300公斤。”两年后的秋天,试验田真的传来喜讯:“海水稻”品种的试种亩产超过300公斤,甚至有的小面积亩产超过600公斤……
, 百拇医药
“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在老先生身上体现得无与伦比。”张军说:“袁老虽然很忙,但对后辈们的研究非常用心,他甚至亲自为我们的试验报告集写序,一字一句都写得十分细致。袁老又像父辈一样亲切温暖、没什么架子,他时常给我们鼓励,至今我还珍藏着袁老写给我的寄语——移栽灵壮根促增产,立丰灵防倒保丰收。”
在年轻一代人心中,袁隆平确实和严肃的科学家形象有些不一样。他会在过生日的时候,穿上新衣服,剪个帅气的发型;他会在看到鸭子的时候,像小孩子一样模仿它们“嘎嘎嘎”的叫声;他还说自己有偶像包袱了,回老家会戴上口罩、帽子、墨镜;他会在访谈中被问到手下的团队精英好不好管时,因为不好意思回答而捂脸、挠头,表情十分可爱……
袁隆平的老同学对他的评价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事实上,袁隆平在排球、小提琴、游泳等方面,样样精通。另外,他的语言水平也十分了得。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冰博士与袁隆平团队在“水稻强优势组合的杂种优势机理研究”方面已开展两年多的合作,但与袁隆平结识已20多年了。他至今都记得袁隆平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后,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做的一场学术报告。“袁老用流利的英文讲述杂交水稻的发展,作为中国人,我在台下真的十分兴奋。在袁老展示的品种图片里,禾稻金黄,籽粒饱满,满田的稻穗弯弯下垂,像瀑布一样。袁老风趣地说,这是‘waterfall rice’(瀑布稻)。我的导师也被袁老的幽默打动了,笑称以后要努力培育出‘waterfall corn’(瀑布玉米)。”
, 百拇医药
不浪费就是最好的缅怀
张军说,袁老的“禾下乘凉梦”代表着他对国家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最高的期许。作为业界最伟大的水稻科学家,袁老的远见和洞察力,不是一种浪漫的幻想,而是有科学理论的。比如杂交稻从矮杆,到半矮杆,到中高杆,以及现在“水稻树”一样的超高杆,这实际上很形象地代表着水稻高产的技术趋势。而且,袁老从未停歇,除了创造性应用更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在第三代杂交水稻中实现,第四代、第五代更先进的技术都在他的酝酿之中。即使他离开了,他也给后辈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但他还能讲话时,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袁老的儿媳甘女士哽咽着对媒体说道。王冰冰动情地说:“袁老的离开是农业界的巨大损失。科研方面失去了袁老,犹如在大海上航行失去了指引,方向容易走偏,资源容易分散。未来,我们这些人需要更加努力,接过袁老的工作,共同推进、维护好中国的粮食生产。”据悉,袁隆平团队将继续在水稻增产增收方面攻占难关:(1)研究水稻强优势组合的杂种优势机理;(2)研究杂交水稻优良新品种选育;(3)推进新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等;(4)做好耐盐碱水稻品种(“海水稻”)的选育及推广。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用他的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国士已故,留下的是数不尽的宝贵财富。“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曾经这是袁隆平十分担心的场景,而今,他用尽毕生努力让每个国人都能自信地说出“不可能了!”未来,我们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生活,不浪费一颗粮食,因为这是一位老人一生的奉献。▲, 百拇医药
“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他毕生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此,他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2021年5月22日13时7分,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袁隆平生于1930年,从小和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看到过饿殍遍野的旧中国。考大学时,他坚定选择了学农,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遭遇自然灾害,粮食严重短缺。“那个时候非常惨,我看见两个人倒在路旁边,两个人倒在桥底下……”饿肚子的滋味深深刻在袁隆平的脑海中。在农校教书的袁隆平,为提高粮食产量做过很多尝试,试过西红柿嫁接马铃薯,没有成功;想过研究小麦、红薯,但感觉前途渺茫。
, 百拇医药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关乎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它是一种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产量多少全靠“天意”。杂交水稻则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进而提升其产量、抗逆性等。将“天意”变成“人为”,利用杂交种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苏联、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就开始了杂交水稻研究,但科学家们屡次实验失败后达成共识: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不相信,他认为“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正如袁隆平所言,杂交水稻的真正产业化,最终是在中国育种专家手中完成的。袁隆平团队不懈努力,从1973年的第一代杂交水稻,到1995年的第二代杂交水稻,再到2011年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使我国超级稻亩产接连完成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这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发出的质疑。今天的中国给了世界最好的答案——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7000万人。2020年,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增长126%。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贡献了近32%的产量,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
, 百拇医药
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每年,袁隆平都会到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工作三四个月,几乎天天都要到田里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是否有空壳。今年3月,91岁高龄的袁隆平,在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入院之初,他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据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每天吃饭、散步、临睡,袁隆平都在思考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事情。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副教授张军从事水稻“抗倒伏”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和袁隆平团队有长期深入的合作。他眼中的袁隆平是一个不止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局限于一个学术或纯技术层面的人,而是有更多的家国情怀。“他不仅是通过杂交水稻、超级稻的研究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也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保障,他对人类未来的粮食安全费尽了心思。”
“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这是袁隆平心中的另一个梦。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万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到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到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地带……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真正做到了“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曾说,全世界有1.6亿公顷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算,可以增产1.6亿吨粮食,就能够多养4亿~5亿人。
, 百拇医药
联合国官方微博5月22日晚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海外推特平台上,满是来自英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葡萄牙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网友的悼念,他们用不同的语言阐述袁隆平一生对全世界做出的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推特平台上发文悼念:“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一生守望稻田,始终保持“正青春”
虽然已是鲐背之年,袁隆平却一直奋战在科研一线,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老了”,相反,他认为自己是“正青春”。
尽管我国已经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袁隆平依旧时刻充满忧患意识。2016年8月,86岁高龄的袁隆平受邀去青岛,看到海边一望无际的滩涂和荒地,他心里不平静了,“这么大片土地荒在这里,可惜呀!”两个月后,袁隆平再来青岛,与青岛方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他向全世界宣布:“我有信心在青岛试种耐盐碱水稻(海水稻)成功,并且有信心让亩产超过300公斤。”两年后的秋天,试验田真的传来喜讯:“海水稻”品种的试种亩产超过300公斤,甚至有的小面积亩产超过600公斤……
, 百拇医药
“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在老先生身上体现得无与伦比。”张军说:“袁老虽然很忙,但对后辈们的研究非常用心,他甚至亲自为我们的试验报告集写序,一字一句都写得十分细致。袁老又像父辈一样亲切温暖、没什么架子,他时常给我们鼓励,至今我还珍藏着袁老写给我的寄语——移栽灵壮根促增产,立丰灵防倒保丰收。”
在年轻一代人心中,袁隆平确实和严肃的科学家形象有些不一样。他会在过生日的时候,穿上新衣服,剪个帅气的发型;他会在看到鸭子的时候,像小孩子一样模仿它们“嘎嘎嘎”的叫声;他还说自己有偶像包袱了,回老家会戴上口罩、帽子、墨镜;他会在访谈中被问到手下的团队精英好不好管时,因为不好意思回答而捂脸、挠头,表情十分可爱……
袁隆平的老同学对他的评价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事实上,袁隆平在排球、小提琴、游泳等方面,样样精通。另外,他的语言水平也十分了得。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冰博士与袁隆平团队在“水稻强优势组合的杂种优势机理研究”方面已开展两年多的合作,但与袁隆平结识已20多年了。他至今都记得袁隆平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后,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做的一场学术报告。“袁老用流利的英文讲述杂交水稻的发展,作为中国人,我在台下真的十分兴奋。在袁老展示的品种图片里,禾稻金黄,籽粒饱满,满田的稻穗弯弯下垂,像瀑布一样。袁老风趣地说,这是‘waterfall rice’(瀑布稻)。我的导师也被袁老的幽默打动了,笑称以后要努力培育出‘waterfall corn’(瀑布玉米)。”
, 百拇医药
不浪费就是最好的缅怀
张军说,袁老的“禾下乘凉梦”代表着他对国家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最高的期许。作为业界最伟大的水稻科学家,袁老的远见和洞察力,不是一种浪漫的幻想,而是有科学理论的。比如杂交稻从矮杆,到半矮杆,到中高杆,以及现在“水稻树”一样的超高杆,这实际上很形象地代表着水稻高产的技术趋势。而且,袁老从未停歇,除了创造性应用更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在第三代杂交水稻中实现,第四代、第五代更先进的技术都在他的酝酿之中。即使他离开了,他也给后辈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但他还能讲话时,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袁老的儿媳甘女士哽咽着对媒体说道。王冰冰动情地说:“袁老的离开是农业界的巨大损失。科研方面失去了袁老,犹如在大海上航行失去了指引,方向容易走偏,资源容易分散。未来,我们这些人需要更加努力,接过袁老的工作,共同推进、维护好中国的粮食生产。”据悉,袁隆平团队将继续在水稻增产增收方面攻占难关:(1)研究水稻强优势组合的杂种优势机理;(2)研究杂交水稻优良新品种选育;(3)推进新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等;(4)做好耐盐碱水稻品种(“海水稻”)的选育及推广。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用他的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国士已故,留下的是数不尽的宝贵财富。“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曾经这是袁隆平十分担心的场景,而今,他用尽毕生努力让每个国人都能自信地说出“不可能了!”未来,我们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生活,不浪费一颗粮食,因为这是一位老人一生的奉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