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93005
孩子过度文身可能是焦虑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2日 生命时报 2021.07.02
     孩子过度文身可能是焦虑

    多去了解其背后是否有心理痛苦未被解决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杨雪岭 □谢俊仪

    文身、打耳洞作为一种身体艺术形式,近年来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有些青少年也参与其中。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闷声不响就去文了身、打个耳洞回来,非常生气,觉得孩子“学坏了”,这需要视情况而论。

    在心理学上,文身和打耳洞等的行为被视为“身体改造”的形式,背后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常见的包括:追求美和时尚、强调个性、纪念人或事物、对某种关系的承诺、满足某些宗教或文化需求等,其中部分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还会用文身或夸张的耳洞去表达自己反抗、叛逆的态度。若与孩子交流后,发现他们文身、打耳洞只是一种态度的表达或对美和时尚的追求,偶尔为之,则无伤大雅。但是,如果青少年反复出现这些行为,甚至隔几周就去店里文身、打耳洞,这样就要引起注意,因为这背后可能潜藏着孩子的一些行为或情绪问题,甚至是自伤行为的提示。

    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几百位文身、打耳洞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身上有1处文身或少于4个穿孔(包括耳洞、鼻洞等)的大学生,其幸福感和其他大学生是相似的;而身上文身有4处或以上,穿孔有7个或以上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酗酒、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而且,他们更容易有情绪困扰,部分人患有抑郁症、进食障碍等心理问题。

    反复文身、打耳洞还可能是变相的自伤行为。有极少数的青少年,他们文身的目的是喜欢过程中的疼痛感觉,这样的孩子出现自伤的可能性更高。在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中,也有反复文身或打耳洞的孩子,他们称自己用疼痛刺激来缓解焦虑或抑郁等情绪,也坦露曾有过自伤的想法和行动。这类孩子要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高度重视。

    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情绪状态往往不稳定,做事情很容易带有冲动性,在一些行为上需要长辈的关心和引导。家长们既要了解孩子文身、打耳洞背后的原因,也要尊重孩子的自我表达、追求时尚的权利。但如果孩子近期突然频繁文身、打耳洞,或是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这类行为,就需要家长及老师,去深刻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需求、痛苦,其中的原因可能涉及家庭、学业、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等。如果了解到孩子有自伤想法或者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建议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