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3718
花式录取通知书不可过度
http://www.100md.com 2021年8月3日 生命时报 2021.08.03
     本报特约评论员 许朝军

    七月已过,高考录取慢慢接近尾声,很多准大学生们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的样式可谓五花八门,有礼盒式的,有数米长卷式的,有立体实物缩影的,还有夹带宣传光盘、笔记本、徽章的……

    为了给学校做宣传,也为了给录取的学生留下美好人生回忆,设计独特的录取通知书是无可厚非的,但凡事应有度。一些录取通知书过度追求高大上包装和出彩效应,把通知书包装成精致礼盒并配置笔记本、徽章等纪念品,一件通知书再加上邮寄费用动辄数十元甚至数百元,一年成千上万封录取通知书的开支数额之庞大可想而知,而其中制作和发送的成本也不容忽视。这样把大量的资源、金钱、师生的时间精力用在设计制作录取通知书上,除了能获取通知书的出彩效应之外,其实并无多大意义,反而是一种看得见的浪费。目前我国高校经费还不充盈,高校科研的一线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而且在基础设施、装备水平、科研基础条件等方面也需要大量投入。在这样的情形下,花费不菲的资金用于包装录取通知书,实在有些过而无用。

    录取通知书存在的根本意义是通知学生被高校正式录取,并借助通知书告诉新生如何报道注册并引导其进入高等教育学习生涯。从这个角度而言,怎么样把这些信息表达清楚才是通知书的存身之道。而承载教育意义和价值、凸显高等教育厚重文化底蕴和高校独特办学特色,并不是过度包装通知书的理由。表述清晰、引人入胜、对高校新生入学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的通知书,即使朴素,也比过度包装更有内涵。

    对大学新生而言,通知书的纪念意义在于求学新生活的开启,暖心的话语和充满人文内涵的简朴设计,更有深远意义。相反,过度包装的通知书反而显示出一种与大学精神不相称的铜臭味和华而不实的感觉。

    高校把力气花在包装录取通知书上来博眼球,不如在师生口碑和社会认可度上下功夫。是否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是否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助推器作用,是否成为人才成长的孵化巢和加油站,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录取通知书理应讲究实用、简朴大气、富有人文底蕴,在设计印制程序上,还应多听听师生建议,遵循高校重大开支研究程序,这样也能有效防止在一些华而不实的包装上用力过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