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4558
爱抬杠,本质是自恋
http://www.100md.com 2021年8月31日 生命时报 2021.08.31
     对伤害敏感 无合作意识

    爱抬杠,本质是自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敏婷

    与人沟通中,意见不和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不论你说什么观点,他都能反驳、抬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杠精”。杠精的行为特点大家应该都有体会:他们几乎不在乎你具体的想法,都先反驳挑刺,有些反驳甚至都自相矛盾、不合逻辑,为了反对而反对,通过这种做法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感。这些人为啥这么喜欢抬杠?

    从根本上讲,杠精之所以爱反对,是过度在意自身利益,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想法、要求。他们对“不平等”特别敏感,对自身损失看得特别重,甚至把一些合理的受损(比如在团体中要约束一下自我)看成侵犯,并采取对抗措施,至少在言语上针锋相对。同时,杠精也容易觉察到别人言语背后的负面信息,特别担心被压制、贬低、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忽略他人的善意,只盯着恶意并将其放大。

    这种自私、对不公平的敏感可能与幼年成长经历有关。比如,他们小时候与父母相处时感到受压迫,或者父母过度溺爱导致其自恋、膨胀。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2~3岁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萌芽,他们能够清晰区分“自我”与“他人”,为了维护这个薄弱的自我,对他人的要求通常采取抵抗的态度,这是一种“自主性”的需要。此阶段的孩子会有无所不能的错觉,想要为所欲为,还会与父母起冲突。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经常跟孩子商量着办事,那么孩子既能维护自己的面子,又拥有了稳定的自主感。他们就学会为了更大的利益适当放弃自主而跟他人合作。相反,如果父母过于强势如处处都要孩子“听话”,或过于纵容任由孩子“发挥”,则会阻碍健康自主性的发展。这些孩子长大后对于丧失自主性特别恐惧和抵触,很难和他人有良性合作,陷入“为反抗而反抗”的不良心态中,语言反抗只是其中一面,他们甚至还会常常忽略规则、违反社会规范。

    爱抬杠是逐渐形成的习惯,并非不可逆,如果能学会减少自己的敌意,增加与他人的合作、联结,那么抬杠行为就会减少。首先学会“叫停”,当下意识想反驳的时候,马上控制自己停下来,并反思对方是否为恶意,还要问自己“你反驳是为了什么”。然后要和多一些人接触,如果你愿意跳出自己的圈子,思维模式就会因“人各有异”而被打开,越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你自己并不总是对的,而后逐渐把自我放低一些,对他人更尊重。最后是主动,主动表达真实需要,有商有量,不必为杠而杠;也要主动向他人发出邀请,做关系的破冰人,比起嘴硬,这是真正的成熟和有力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