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成年人多一个“心眼”
1/4成年人多一个“心眼”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 陈 忠 □主治医师 曾金美
一个人为人处世不够圆滑时,我们常说他“缺心眼”。而研究发现,约1/4的成年人却多一个“心眼”。它与情商无关,但与中风、头痛等风险大增密切相关。
这里说的“心眼”在医学上称为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胎儿左右心房之间的通道,大部分人的卵圆孔在5~12个月会发生解剖上的永久性关闭。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病毒、接触射线或服用有损胎儿发育的药物时,可能导致出生后卵圆孔不能及时关闭。最新研究发现,27.3%的成年人卵圆孔一直处于开放状态,这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未关闭的卵圆孔在功能上类似于左右心房的一扇单向门,由于左心房压力比右心房高3~5毫米汞柱,所以卵圆孔应处于关闭状态,但卵圆孔未闭的人在憋气潜水、咳嗽、打喷嚏时,会使右心房压力超过左心房,从而推开这扇门,让右心房的血液或血栓流入左心系统。
卵圆孔未闭在无右向左分流时,对人体没有影响,可一旦发生明显分流,危害将很大,可导致偏头痛、脑梗、心梗、胃肠道缺血、肾梗死和外周动脉栓塞等疾病。研究证实,偏头痛患者中卵圆孔未闭检出率达48%,没有偏头痛者仅有23%。
临床上,医生很难通过心电图、胸片等来确诊,但可采取普通经胸心脏彩超发现较大卵圆孔,较小的卵圆孔则要经食道超声、发泡试验来诊断明确,并可测量卵圆孔的直径、评估分流量。治疗方面,对于没有或仅有少量右向左分流的患者,一般会采取药物治疗;若存在中/大量右向左分流、合并血管高危因素者,建议选择经导管封堵卵圆孔。▲, 百拇医药(陈 忠 曾金美)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 陈 忠 □主治医师 曾金美
一个人为人处世不够圆滑时,我们常说他“缺心眼”。而研究发现,约1/4的成年人却多一个“心眼”。它与情商无关,但与中风、头痛等风险大增密切相关。
这里说的“心眼”在医学上称为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胎儿左右心房之间的通道,大部分人的卵圆孔在5~12个月会发生解剖上的永久性关闭。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病毒、接触射线或服用有损胎儿发育的药物时,可能导致出生后卵圆孔不能及时关闭。最新研究发现,27.3%的成年人卵圆孔一直处于开放状态,这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未关闭的卵圆孔在功能上类似于左右心房的一扇单向门,由于左心房压力比右心房高3~5毫米汞柱,所以卵圆孔应处于关闭状态,但卵圆孔未闭的人在憋气潜水、咳嗽、打喷嚏时,会使右心房压力超过左心房,从而推开这扇门,让右心房的血液或血栓流入左心系统。
卵圆孔未闭在无右向左分流时,对人体没有影响,可一旦发生明显分流,危害将很大,可导致偏头痛、脑梗、心梗、胃肠道缺血、肾梗死和外周动脉栓塞等疾病。研究证实,偏头痛患者中卵圆孔未闭检出率达48%,没有偏头痛者仅有23%。
临床上,医生很难通过心电图、胸片等来确诊,但可采取普通经胸心脏彩超发现较大卵圆孔,较小的卵圆孔则要经食道超声、发泡试验来诊断明确,并可测量卵圆孔的直径、评估分流量。治疗方面,对于没有或仅有少量右向左分流的患者,一般会采取药物治疗;若存在中/大量右向左分流、合并血管高危因素者,建议选择经导管封堵卵圆孔。▲, 百拇医药(陈 忠 曾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