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7623
搞科研和钱无缘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1月26日 生命时报 2021.11.26
     搞科研和钱无缘

    林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科研风气还不浓厚。当时流传一句话这样说,“北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搞临床的,上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搞科研的”。我深受母校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熏陶,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母校的中西医联合培养,给我打下了深厚的科研功底。

    作为一个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我热爱中医,也热爱现代科学。因此我的课题都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用现代医学科学指标来论证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我做科研讲究务实,课题申请基本上都能通过。但想要在科研上做出点成绩,十分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即使做出了成绩,也有可能被别人摘了果子。

    有人对我说:“林老师,您做了那么多课题,挣了不少钱吧!”在那个年代,课题费用十分微薄,通常是5万~8万元,最高的也就十几万元。另外,我不擅长搞经营,也不懂争取自己的权益,前前后后研发了几款中药新药,没捞到一分钱好处,钱都让其他人赚了。第一个是降糖甲片,国内首款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这个是我的课题成果,但药品专利在当年以极低的市场价格(不到5万元)卖给了药厂。当时药厂说,药品上市后要给我们10%的提成,但这笔钱最终也没见到。后来还有一个被“贱卖”的药品是渴络欣胶囊。

    新药研发谈何容易!好不容易做完了课题,还要做临床试验。以当年我规划设计的糖微康胶囊临床研究为例。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一期、二期没有临床症状,三期尿中有微量蛋白,三期是可逆的,四期是不可逆的,最终会发展成五期的尿毒症。在动物实验阶段,我发现糖微康的干预效果很好,因此我觉得从三期时利用糖微康进行干预,就可以让患者尽量不发展到四期。然而,负责研发的药企拿到我的科研资料后,却没有按照我预期的规划来,直接从四期开始。即便是这样,这个试验还是获得了成都市科技奖二等奖,奖金200万。听闻消息后,气得我说:“即使这个药进了我们医院,我也不会用。”

    尽管我研发的几款中药新药社会评价都不错,但现在这些药都跟我没关系了,赚不赚钱的事我也不烦心了。记得有一次,我跟原广安门医院院长王永炎院士说:“我这几项科研成果都给别人了,现在药厂都不理我了,我这个科研人员混得挺惨的!”王院士对我说:“有句话叫,秀才经商,必定输光。”现在,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我。(连载2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