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屈光不正 > 近视
编号:96343
古代文人近视眼不少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10日 生命时报 2021.12.10
     古代文人近视眼不少

    南京大学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 张 之 □闵凡祥

    如今,世界范围内的近视发病率已达到总人口的22%,我国更是高达33%,近视已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的通病。这与电子屏幕过度使用、不良用眼习惯等密切相关。但在没有电子产品的古代,近视眼也不罕见。

    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对忙于从事农事的普通人来说,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近视眼更偏爱文人墨客。因为他们有钱买书、有时间看书,那时的近视眼可以说是一种“富贵病”。

    北宋的司马光就是近视眼,他曾经自述:“素有眼疾,不能远视。”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赋诗《眼疾二首》,生动地描绘近视眼所见的世界:“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他也清楚自己患眼疾的原因是“早年勤倦看书苦”。大文豪欧阳修也是著名的近视眼,据北宋叶梦得所著的《石林燕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
, 百拇医药
    中医古籍对近视眼的描述,最早可追溯至晋代《诸病源候论》,有“目不能远视”“能近怯远”的记载。到了隋朝,杨坚手下的太医令、太医博士巢元方首次对近视眼的病因进行了分析:“夫目不能远视者,由于目为肝之外候,脏腑之精华,若劳伤脏腑,肝气不足故不能远视。”巢元方认为近视的病因源自人身整体,而非眼睛这一局部器官。

    自唐代以来,诸如《银海精微》等眼科医学文献中也多次以“能近视不能远视”描述此病;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以“近觑”命名。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将中医对近视的认识提升至全新高度,除原有病因解释外,明确提出近视眼的遗传因素,并将该病首次称为“近视”,沿用至今。

    在古代,医者对近视眼的治疗更偏重于内补。唐朝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明确地提出,爱食生,爱食五辛(蒜、葱、兴渠、韭、薤),夜读细书等都是易引发近视眼的原因,并提出了约81种治疗方法。明代《景岳全书》则表示“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温补阳气、活血通络成了主要思路,此外,针灸、食疗法、药物熏蒸法也占据一席之地。有些读书人直接从灯油上入手,宋代《养病漫笔》中写道“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
, 百拇医药
    西方的近视眼历史也十分悠久。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将凸眼、频繁眨眼、近距离阅读和微小图像联系起来,创造了“muoops”一词,后来演变为近视的学名“Myopia”。公元60年左右的古罗马暴君尼禄是近视眼的“疑似病例”,根据著名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自然志》中的记载,尼禄看东西时经常眨眼,且看不清角斗比赛,于是一名工匠为他精心打造了一枚凹形祖母绿,透过它便能清晰地欣赏竞赛,角斗士们的一招一式都尽收眼底。

    到了12世纪,为了更好地阅读圣经,英国哲学家罗杰·培根发明了原始的眼镜,受到教皇称赞。其实此前,中国已有了放大镜。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出土了一个金圈嵌水晶放大镜,可以将物体放大5倍。但只适用于读书,不适合在生活中使用。

    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双镜片的老花镜,名为\u53c6\u53c7(ài dài),外形和现代的眼镜很接近,镜框用木片或牛角制成,中间有横梁,架在鼻子上,没有镜腿,使用者可用细绳缚于脑后;镜片是用类似云母石和硝子的材质磨制。西方的眼镜大概在元明两代年间传入中国,最早是由明代活动于南洋的中国商人带回国内的。

    除了南洋商人之外,西方传教士戴进贤等人也常在入宫觐见时将眼镜作为礼物。雍正四年,传教士朝见雍正皇帝时,进贡的物品中就有“眼镜四副”,眼镜正是雍正喜欢的几件西洋器物之一。于是,戴进贤投其所好又进贡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成了模板,被雍正传旨仿制。不到7年时间,内务府为雍正打造了35副近视镜,很多宫殿专设了放置眼镜的位置,供雍正随时取用。这样看来,雍正可谓名副其实的“眼镜控”,并引发了清代读书人的“眼镜时尚”。但他的儿子乾隆却对此深恶痛绝,《乾隆实录》中写入了一段乾隆的批判之声:“今考试者一百二十余人,内报近视眼者竟有七十余人之多,明系捏报,希图规避。满洲习气,竟至若此,实堪愤恨。”这段记载足以揭示清代以来近视眼增多的趋势。▲, 百拇医药(张 之、闵凡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