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防老痴注意八点
糖友防老痴注意八点
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王 敏
血糖控制差会增加认知障碍风险,而认知障碍又不利于糖尿病管理,从而形成“糖影响痴、痴影响糖”的恶性循环。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人群发生痴呆的风险比其他人高2.8倍;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20%可能发展为痴呆。痴呆尚不能治愈,但可防可控。通过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可延缓或预防多达40%的痴呆症。
筛查。65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初次就诊时早期筛查认知功能障碍,并酌情每年检查1次。若患者已出现“五不”,即记不住、学不会、算不清、说不出、做不好,应立即到专科筛查。另外,积极筛查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改善痴呆的发生发展。
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控制、戒烟、运动、维持良好的生物钟节律等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高血糖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
平稳合理地降糖。除长期高血糖外,频繁发生低血糖和血糖波动也会诱发或加快痴呆的发生。因此,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并发症情况及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等制定合适的血糖控制目标。此外,吸入式胰岛素、二甲双胍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能改善认知功能,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
积极治疗和管理脑血管病。任何类型的脑血管病均可引起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其中以脑卒中最常见。卒中急性期的积极治疗和恢复期的维持治疗能明显预防和改善痴呆的发生发展。由于神经具有可塑性,部分血管性认知障碍甚至可以被治愈。
个体化控制血压。现已证明中年高血压与晚年痴呆相关,但降压治疗能否防止或逆转痴呆仍尚有争议。尤其80岁以上老人的积极降压治疗可能弊大于利,所以针对不同病情的高血压患者应制定个体化血压目标。
控制血脂。中年时期(<65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显著增加10年后痴呆的风险,而65岁以后这种影响明显减小。因此,65岁前要严格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2.6毫摩/升以下。
控制体重和腰围。肥胖者到晚年会增加痴呆风险,尤其腹型肥胖更明显。因此,不仅要控制体重,更重要的是减少腹部脂肪。
勤用脑,学到老。大脑通过神经元网络实现记忆功能,学习行为和启发性工作能激活更多的神经元,使大脑更强大。老年时期的学习行为仍可提高认知能力。▲, 百拇医药(王敏)
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王 敏
血糖控制差会增加认知障碍风险,而认知障碍又不利于糖尿病管理,从而形成“糖影响痴、痴影响糖”的恶性循环。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人群发生痴呆的风险比其他人高2.8倍;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20%可能发展为痴呆。痴呆尚不能治愈,但可防可控。通过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可延缓或预防多达40%的痴呆症。
筛查。65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初次就诊时早期筛查认知功能障碍,并酌情每年检查1次。若患者已出现“五不”,即记不住、学不会、算不清、说不出、做不好,应立即到专科筛查。另外,积极筛查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改善痴呆的发生发展。
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控制、戒烟、运动、维持良好的生物钟节律等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高血糖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
平稳合理地降糖。除长期高血糖外,频繁发生低血糖和血糖波动也会诱发或加快痴呆的发生。因此,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并发症情况及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等制定合适的血糖控制目标。此外,吸入式胰岛素、二甲双胍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能改善认知功能,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
积极治疗和管理脑血管病。任何类型的脑血管病均可引起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其中以脑卒中最常见。卒中急性期的积极治疗和恢复期的维持治疗能明显预防和改善痴呆的发生发展。由于神经具有可塑性,部分血管性认知障碍甚至可以被治愈。
个体化控制血压。现已证明中年高血压与晚年痴呆相关,但降压治疗能否防止或逆转痴呆仍尚有争议。尤其80岁以上老人的积极降压治疗可能弊大于利,所以针对不同病情的高血压患者应制定个体化血压目标。
控制血脂。中年时期(<65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显著增加10年后痴呆的风险,而65岁以后这种影响明显减小。因此,65岁前要严格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2.6毫摩/升以下。
控制体重和腰围。肥胖者到晚年会增加痴呆风险,尤其腹型肥胖更明显。因此,不仅要控制体重,更重要的是减少腹部脂肪。
勤用脑,学到老。大脑通过神经元网络实现记忆功能,学习行为和启发性工作能激活更多的神经元,使大脑更强大。老年时期的学习行为仍可提高认知能力。▲, 百拇医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