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父母要注意给孩子减压
“高知”父母要注意给孩子减压
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汤永隆
本报记者 田雨汀
为人父母的你是否羡慕那些“高知”,能够帮子女解答难题,让孩子成为学霸?现实是,孩子不一定喜欢这样。不久前,有高校研究者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出现心理问题和自杀率较高的学生中,父母职业排在前三位的为教师、医护和公务员,这些都是令人羡慕的“高知”行业,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应该更为深刻,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汤永隆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其实多数情况下,这些父母教育出来的子女都很优秀,但有些孩子却会出现一些身心健康问题,这其中存在着多种原因。
过度控制。知识层次高的家长往往自认为在学习方面颇有经验,对孩子管束、干涉较多。还有些当老师的父母,容易发生心理错位,把孩子当成学生来严厉要求。父母角色对孩子的期待,跟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是相去甚远的两个概念,如果混淆,容易出现问题。毕竟,孩子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当父母身兼家长和老师两种角色时,可能会在无形中让孩子一整天得不到“精神上”的休息,从而引发问题。
过高期许。老师、医生、公务员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优秀的人才,并且很多人都认为,“虎父无犬子”,父母成就高、智商高,孩子也一定很优秀,受这种观念影响,不少“高知”父母也对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甚至希望下一代能超过自己,无形中制造了压力。即便有时候父母并没有向孩子明确提出过这些要求,但孩子还是会受到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下意识地用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实际上,父母优秀,子女不一定优秀,父母所擅长的领域,孩子也不一定喜欢。
形象落差。很多“高知”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是“完美”的,他们工作认真、通情达理、仪表端庄,但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和细节,外人是不得而知的。这些人的孩子,会看到生活中他们“不完美”的那一面:沮丧、无助,甚至也会歇斯底里。而且因为工作繁忙,他们可能还会疏于对孩子的关心,成为“不完美”的父母,让孩子对其产生失望或抵触。
实际上,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家长,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不要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一些理论,多一点“人情”与“共情”。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后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多和孩子谈心,真正深入地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而不只是解决表面问题。对孩子定要求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划定。可以商定一个孩子能力范围内比较合适的目标或标准。此外,汤永隆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更多的掌控权,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上一辈人的经验对于下一代不一定行得通。家长也不必过度焦虑,应该让孩子们主动探索环境,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才能更好地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方向与安身立命之所。▲, http://www.100md.com
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汤永隆
本报记者 田雨汀
为人父母的你是否羡慕那些“高知”,能够帮子女解答难题,让孩子成为学霸?现实是,孩子不一定喜欢这样。不久前,有高校研究者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出现心理问题和自杀率较高的学生中,父母职业排在前三位的为教师、医护和公务员,这些都是令人羡慕的“高知”行业,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应该更为深刻,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汤永隆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其实多数情况下,这些父母教育出来的子女都很优秀,但有些孩子却会出现一些身心健康问题,这其中存在着多种原因。
过度控制。知识层次高的家长往往自认为在学习方面颇有经验,对孩子管束、干涉较多。还有些当老师的父母,容易发生心理错位,把孩子当成学生来严厉要求。父母角色对孩子的期待,跟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是相去甚远的两个概念,如果混淆,容易出现问题。毕竟,孩子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当父母身兼家长和老师两种角色时,可能会在无形中让孩子一整天得不到“精神上”的休息,从而引发问题。
过高期许。老师、医生、公务员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优秀的人才,并且很多人都认为,“虎父无犬子”,父母成就高、智商高,孩子也一定很优秀,受这种观念影响,不少“高知”父母也对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甚至希望下一代能超过自己,无形中制造了压力。即便有时候父母并没有向孩子明确提出过这些要求,但孩子还是会受到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下意识地用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实际上,父母优秀,子女不一定优秀,父母所擅长的领域,孩子也不一定喜欢。
形象落差。很多“高知”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是“完美”的,他们工作认真、通情达理、仪表端庄,但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和细节,外人是不得而知的。这些人的孩子,会看到生活中他们“不完美”的那一面:沮丧、无助,甚至也会歇斯底里。而且因为工作繁忙,他们可能还会疏于对孩子的关心,成为“不完美”的父母,让孩子对其产生失望或抵触。
实际上,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家长,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不要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一些理论,多一点“人情”与“共情”。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后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多和孩子谈心,真正深入地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而不只是解决表面问题。对孩子定要求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划定。可以商定一个孩子能力范围内比较合适的目标或标准。此外,汤永隆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更多的掌控权,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上一辈人的经验对于下一代不一定行得通。家长也不必过度焦虑,应该让孩子们主动探索环境,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才能更好地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方向与安身立命之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