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6599
禁“搜题”更要管惰性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21日 生命时报 2021.12.21
     本报特约评论员 许朝军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完成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前,暂停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APP备案工作;已备案相关教育APP暂时从平台下线,其中包括一批“拍照搜题类APP”。

    “拍照搜题类APP”从上线开始,就引发大量争议,不少家长和教育人士认为,“拍照搜题”式行为,其实就是让学生在不主动、不深入思考的前提下,获取了精确答案,表面看中间省略的是做题过程,实质上缩减的却是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探究积极性,这在无形中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因此,这次教育部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APP”,收获了一片叫好。

    但叫好之余,我们不能规避一个现实隐忧——“拍照搜题”好禁,但克服惰性思维不易。从整体评价来看,“拍照搜题”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惑、保证答案规范等方面也并非一无是处。“拍照搜题”只是众多解题工具之一,一些教材辅导工具书、题库、线上一对一辅导等,都能帮学生缩减解题过程和快速获取答案,比如一些辅导资料后边附带标准答案。如果学生的惰性思维不祛除,学习方法不端正,这些类似的“搜题工具”和“快捷帮手”准会此消彼长。

    因此,目前最关键的不仅是“切源”,让类似“拍照搜题”工具下线,更关键的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应结合“拍照搜题”类工具,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工具和解题帮手,正确理解学习中克服困难、攻关成功的快乐和意义,深入体会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如何克服学习中的矛盾和问题、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学习提升自我、全面成长。引导学生从小建立勤学细思、动手创造、攻坚克难的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自觉做到科学使用学习工具,才能有效避免陷入“学习工具依赖”。

    在“双减”政策下,学校应注重推行高质量作业,把作业设计为评价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锻炼思维、提升素养的载体,让作业富含创新、探究、动手、思考等内涵,杜绝机械、重复、雷同化,让学生在探索研究和克服困难的实践中,全面成长,树立受益终身的学习好习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