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式新冠疫苗免疫性更强
吸入式新冠疫苗免疫性更强
受访专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主任 刘 丁
本报记者 董长喜
前不久,《柳叶刀》杂志公布了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异源加强数据。在该研究中,江苏省疾控中心朱凤才团队使用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克威莎,在已完成2剂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的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开展随机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作为“加强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免疫原性更高,比用灭活疫苗加强针能诱导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主任刘丁表示,“这一研究结果为新冠疫苗加强针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疫苗接种后,人体内中和抗体的水平会逐渐衰退,意味着疫苗免疫效果的减弱,加上病毒不断变异,因此在前一轮的大规模接种之后,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推广的政策。”
吸入式新冠疫苗与肌肉注射使用了同种疫苗,其制剂配方未改变,仅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吸入式利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口部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重保护。相较之下,肌肉注射疫苗一般只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该研究在江苏共招募420名已完成2剂灭活疫苗接种程序的受试者,随机分配为三组,每组140人,分别以低剂量吸入用克威莎(0.1毫升)、高剂量吸入用克威莎(0.2毫升)以及肌肉注射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数据显示,吸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肌肉注射组;吸入加强后,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灭活疫苗同源加强;高、低剂量吸入组所激发的免疫反应无明显差异,加强后14天和28天期间,分别较灭活同源加强组高6.7倍和10.7倍。此外,吸入用新冠疫苗对德尔塔突变株也具有高水平的交叉保护,中和抗体水平高于灭活疫苗。
目前,“序贯接种”(即不同的疫苗混打)被认为是更优的加强针免疫方案。刘丁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免疫机理不同,混合接种可能会提供交叉防护。”由于国内已免疫人群此前较多接种的是灭活疫苗,因此序贯接种加强针的可能组合包括2针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雾化吸入(腺病毒载体疫苗)。▲新冠疫苗答疑14, 百拇医药
受访专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主任 刘 丁
本报记者 董长喜
前不久,《柳叶刀》杂志公布了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异源加强数据。在该研究中,江苏省疾控中心朱凤才团队使用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克威莎,在已完成2剂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的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开展随机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作为“加强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免疫原性更高,比用灭活疫苗加强针能诱导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主任刘丁表示,“这一研究结果为新冠疫苗加强针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疫苗接种后,人体内中和抗体的水平会逐渐衰退,意味着疫苗免疫效果的减弱,加上病毒不断变异,因此在前一轮的大规模接种之后,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推广的政策。”
吸入式新冠疫苗与肌肉注射使用了同种疫苗,其制剂配方未改变,仅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吸入式利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口部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重保护。相较之下,肌肉注射疫苗一般只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该研究在江苏共招募420名已完成2剂灭活疫苗接种程序的受试者,随机分配为三组,每组140人,分别以低剂量吸入用克威莎(0.1毫升)、高剂量吸入用克威莎(0.2毫升)以及肌肉注射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数据显示,吸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肌肉注射组;吸入加强后,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灭活疫苗同源加强;高、低剂量吸入组所激发的免疫反应无明显差异,加强后14天和28天期间,分别较灭活同源加强组高6.7倍和10.7倍。此外,吸入用新冠疫苗对德尔塔突变株也具有高水平的交叉保护,中和抗体水平高于灭活疫苗。
目前,“序贯接种”(即不同的疫苗混打)被认为是更优的加强针免疫方案。刘丁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免疫机理不同,混合接种可能会提供交叉防护。”由于国内已免疫人群此前较多接种的是灭活疫苗,因此序贯接种加强针的可能组合包括2针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雾化吸入(腺病毒载体疫苗)。▲新冠疫苗答疑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