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村里秩序井然
受访专家:
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 吴 迎 □“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成员 田佳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 萍 □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赵迎盼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张 丹 □骨科副主任医师 裴 征
首钢滑雪大跳台志愿者经理 马晓宁
本报记者 高阳 张健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这场冰雪盛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连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及涉奥人员陆续抵京。面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挑战,北京冬奥组委表示,北京冬奥会赛时闭环管理试运行运转良好,防控步调一致,精准精细落实冬奥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按照安排,从1月18日开始,北京冬奥村开启闭环管理,约5000名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陆续进村闭环工作;1月23日预开村,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先遣队伍将进村入住;1月27日正式开村,迎接参赛运动员等。
, 百拇医药
在北京冬奥会的各类保障团队中,每个人都高度集中、精神振奋地为即将到来的冬奥进行着冲刺准备。《生命时报》记者近日采访数位奋战在一线的冬奥工作人员,记录下他们辛勤付出的身影和闭环管理下的体验。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研室教师,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国家队科研负责人吴迎:
裁判与运动员须保持2米距离,比赛全程要消杀
在北京延庆小海陀山,一条国际标准雪车雪橇赛道蜿蜒而下,仿佛一条游龙盘桓在山岭之间。那就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又被称为“雪游龙”。
1月20日,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吴迎正式进入冬奥闭环。他主要承担科研工作,为我国雪上技巧国家队提供科研指导和科技助力,包括赛时运动员状态监控、比赛数据分析、运动员疲劳恢复和营养膳食指导等;同时,他还负责雪车、钢架雪车的执裁工作。在进入闭环的前14天,他就一直待在北京,减少与他人接触,且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赛前96小时内,他还须完成两次核酸检测,两次检测间隔不少于24小时。
, http://www.100md.com
“所有工作都要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行。”吴迎说,在酒店,每天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在进入训练和竞赛场馆前,须严格执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截至1月24日已更新至第二版)的规定,裁判员不仅全程佩戴N95口罩,还要戴透明防护面罩、防护手套,与运动员交流须保持至少2米的距离。吴迎坦言,执裁工作在疫情之下面临不小的挑战,例如,需要对运动员的雪车提前进行防疫检测,统一收车消杀。起点区有运动员休息区、热身区、检录区及车橇接驳平台,人员密集,须随时对各区域进行消杀。
“在之前举办的测试赛上发现,因为要与运动员保持距离,又戴着口罩等,有时候我们说话,运动员可能会听不清楚,就需要加大嗓门,用手势一起比划。但是,我还是很荣幸能投入到冬奥会工作,我会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和大家一起感受冰雪项目的魅力!”吴迎激动地说。
“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护士田佳璐:
, http://www.100md.com
“滑雪医生”4分钟内要抵达伤员现场
在高山滑雪项目中,运动员最高速度可达140千米/小时,受伤率接近15%。一旦伤情发生,通常较严重,有些甚至危及生命,这就要求医生既具备高超的救治技术,又掌握过硬的滑雪技术,才能快速抵达现场急救。这群医生被称为“滑雪医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护士田佳璐是“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的一员,主要负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云顶滑雪公园赛道救援工作。她对做好这项工作很有信心,“早在2018年10月,我国40多名医疗技术过硬又有丰富滑雪经验的医生共同组成了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军团。经过3年多的滑雪、急救等培训和演练,我们对每个细节都反复训练,包括急救包怎么摆放最节约时间都进行了研究。”
田佳璐说,她从 1月21日进入闭环。在赛前演练时,她需要滑着雪板、背着15公斤重的医疗包、穿着十几斤重的雪鞋赶往伤员处救治。因为山上风力可达七八级,体感温度可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救治时还需跪地、脱掉手套等,救治难度特别高。按照要求,不管什么样的赛道,医护人员4分钟内要到场,他们十几个人分成几个点位,分别负责保障一段赛道,每个人都有对讲机,统一接受医疗官调度。
, 百拇医药
田佳璐介绍,运动员食堂和其他人员的食堂是分开的,餐厅离住地约200米,每个人凭证件扫码进入。“餐厅提供自助餐,菜都是机器人炒的,味道还挺好。饭菜种类也十分丰富,禽肉蛋奶等都有提供。”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首钢滑雪大跳台志愿者经理马晓宁:
办精彩安全冬奥,志愿者在行动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将跳台曲线与敦煌飞天飘带契合,被称为“水晶鞋”。它是本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场馆,也是北京赛区唯一室外竞赛场馆。在这里,来自北京9所高校和3家支持单位的389名志愿者将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其中,闭环内志愿者共181人,闭环外208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马晓宁就在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保障人员服务奥运。此次冬奥会,他又作为场馆志愿者业务领域的经理,参与了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管理等工作,还要保障志愿者的衣食住行。按照《防疫手册》要求,志愿者上岗前要求14天不离京,接受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
, 百拇医药
闭环内外两类志愿者的驻地、工作空间明确划分,排班时间确定,录入管理系统,上岗和离岗都有记录,每天有各自的专用班车接送。环外志愿者在场馆隔天一测核酸,在餐厅集中就餐,有隔板间隔,减少接触、交谈。环内志愿者在驻地每天一测核酸,分时段领餐,在休息空间同样须分散就餐。
在“志愿者之家”的墙上,有一面20多米长的巨幅彩绘,它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背景,呈现出不同场馆的运动员造型,还有首钢滑雪大跳台389名志愿者的照片,彰显着“我为人人,冬奥有我”的奉献精神。马晓宁介绍,志愿者之家每天为志愿者配发4个N95口罩、4个医用外科口罩、手消毒用品和测温枪。为保证安全社交距离,休息座椅为一米间隔摆放。目前,志愿者最大的挑战是“低温上岗服务”,因为需要长时间在室外,很容易出现感冒等问题。“我们实行8小时工作制,在没有户外工作任务的情况下,每40分钟可以与其他志愿者换一次岗,进暖房休息,尽可能减少户外工作总时长。志愿者制服都是三四层厚,冲锋衣+羽绒服+夹克衫+保暖秋衣,同时配备‘发热暖贴’。”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萍、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赵迎盼:
保障住宿医疗,分区管理避免交叉
1月20日,西苑医院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保障团队正式出发,负责签约酒店和集中住地的医疗服务保障任务。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萍主要负责为海淀区某冬奥会签约酒店提供医疗保障,该酒店主要接待境外16个国家200多名记者。“我们西苑团队主要分四个医疗防疫组,每组一医一护,提供日常医疗服务、核酸检测,落实相关防疫措施。”
刚入住酒店的第二天,张萍就度过了繁忙的一天。早上自测体温,紧接着进行各种“应急演练”,包括熟悉各种防疫工作流程、酒店安保系统、转运通道和标准作业程序等。酒店入住的外媒记者属于闭环内人员,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或有任何新冠症状,须立即联系“新冠联络官”,他们将协助进行下一步处置流程。如果只是密接者,按照《防疫手册》规定执行,实行单间隔离,每12小时进行鼻咽拭子核酸检测。
, 百拇医药
酒店住宿管理也有充分的防疫考虑。张萍说,入住时,每人持一张电梯卡,只能前往自己所居住的楼层,减少酒店内人员交叉流动。医疗保障人员与闭环内人员也不乘坐同一电梯,无流线交叉。废弃口罩、布草回收处理等都有专门通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赵迎盼负责另一家冬奥签约酒店的医疗保障工作。她介绍:“为提升院前急救能力,我们参加了北京市急救中心举办的急救培训,具体包括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气道管理操作、止血包扎及骨折夹板的固定等内容。”
赵迎盼坦言,冬奥医疗保障工作还是有些挑战。“比如,诊疗外籍人员在语言等方面与日常诊疗还有很多不同之处,这都需要我们去适应和调整。”据悉,整个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程结束后,相关医疗保障人员还要完成隔离和健康监测,才能重回工作岗位和居住地。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丹、骨科副主任医师裴征:
, 百拇医药
对接涉奥人员救治,采用半闭环管理
按现有流程,如果冬奥闭环管理过程中出现患者,北京冬奥组委会和园区医疗官联系,再由医疗官与医院对接。如果是出现新冠患者,将直接转运到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如果是其他类型患者,医疗官会提前通知患者可能需要的科室医生做好准备,由专车送往医院就诊。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丹说,医院已调用70名医生、上百名护士参与冬奥医疗保障工作;对现有病房、诊室进行了改造,满足“三区两通道”的传染病防控要求;专门制定了治疗、院感防控、紧急疏散、危重病接诊、转住院等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多次演练。
医院医护人员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门保障涉奥人员,统一闭环管理,由医院负责衣食住行,并为闭环内人员就诊设立单独诊疗空间,避免闭环内外人员发生交叉;另一部分是继续为社会提供医疗的人员,暂无需闭环,执行二级防护标准,所有医护人员每周须进行2次核酸检测,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如果涉奥患者有阳性、密接等情况,会根据实际情况升级防护。
, 百拇医药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裴征主要负责距离较近的几个场馆内涉奥人员的外伤救治。如果患者中出现阳性病例,医护人员救治后也须隔离观察。“我每天须穿二级防护装备,在医院开辟的冬奥专区里上班,休息和生活也在专门住所内统一管理。在合理的安置下,我们能做到医生8分钟内到岗,护士15分钟到岗。”裴征说。
为保障冬奥救治不掉链子,骨科保障团队分三个梯次6名医生和6名护士。裴征说:“我是第一梯次的医生,如果我被隔离,第二梯队的医生就要接手工作。冬奥专区的骨科门诊设立单独手术室,配有专用CT等设备。当出现病人时,冬奥组委专用车辆会将患者送到首钢医院冬奥专区,在门口进行病人交接,确定由门诊接诊,还是转到传染病定点医院。关于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我们要努力在目前可行的基础上做到极致。”▲
入境—入住—赛场
闭环防疫细到每个环节
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截至1月24日已更新至第二版),闭环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法,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在保证涉奥人员和中国公众安全同时,又能使保障日常工作的完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闭环管理涵盖抵离、交通、住宿、餐饮、赛场、开闭幕式等所有涉冬奥场所。
, 百拇医药
疫苗接种。所有来华人员至少14日前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才可免除集中隔离。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可因对疫苗严重过敏等医学原因申请豁免疫苗接种。其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者,须在指定地点集中隔离21天后方可进入闭环系统。进入闭环工作的中方人员,除完成全程免疫(包括加强针)外,赛前14天严格限制与他人接触。
入境。所有涉奥人员入境前须核酸检测阴性,新冠康复者不满30日,需提供两次间隔24小时的核酸阴性报告,来华前14日下载“冬奥通”APP,监测并上传每日健康状况。航班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后,海关人员登机检疫,机上每位成员需配合海关人员完成健康申报核验及体温监测后方可离开飞机;如健康申报和体温正常,将进行核酸采样。完成注册和入境边检手续后,人员直接转至住地,等待核酸结果。出入境均使用赛会专用交通工具。
住宿和餐饮。所有人员入住冬奥村、冬残奥村或北京冬奥组委签约酒店。冬奥村、冬残奥村内提供餐厅、健身中心、娱乐中心、自助洗衣房、假肢矫正及修复中心等。入住的签约酒店设有便利店,可预约使用健身房、游泳时、会议室等场所。酒店用餐可选择堂食、打包到房间或呼叫24小时送餐服务。
, 百拇医药
场馆管理。进入训练/竞技场馆前,都有红外线体温检测。如果体温≥37.3℃,将使用水银体温计复检,体温确实超过37.3℃,将进入隔离区等待下一步措施。每个场馆在医疗站附近设置一个隔离区,若出现发烧、新冠肺炎症状或任何疾病症状,将被安排至临时隔离室。
赛时。运动员、随队官员抵离及往返北京赛区、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享有专属交通服务,不能前往闭环外地点;其他人员乘坐冬奥会专用交通系统,仅能在目的地列表地点开展工作,确保与闭环外公众和各类人员无接触。除运动员和有需要的技术官员外,其他人员在场馆所有地点须全程正确佩戴无呼吸阀的KN95/N95/FFP2口罩或其他同等级口罩。
闭环管理中执行严格的防疫消杀政策。例如,经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扶手、桌子、柜台、水槽、开关、电梯按钮、手持设备等)将每日数次消毒;餐桌、公用设备、车辆等使用前后均会进行消杀。▲, 百拇医药
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 吴 迎 □“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成员 田佳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 萍 □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赵迎盼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张 丹 □骨科副主任医师 裴 征
首钢滑雪大跳台志愿者经理 马晓宁
本报记者 高阳 张健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这场冰雪盛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连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及涉奥人员陆续抵京。面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挑战,北京冬奥组委表示,北京冬奥会赛时闭环管理试运行运转良好,防控步调一致,精准精细落实冬奥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按照安排,从1月18日开始,北京冬奥村开启闭环管理,约5000名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陆续进村闭环工作;1月23日预开村,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先遣队伍将进村入住;1月27日正式开村,迎接参赛运动员等。
, 百拇医药
在北京冬奥会的各类保障团队中,每个人都高度集中、精神振奋地为即将到来的冬奥进行着冲刺准备。《生命时报》记者近日采访数位奋战在一线的冬奥工作人员,记录下他们辛勤付出的身影和闭环管理下的体验。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研室教师,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国家队科研负责人吴迎:
裁判与运动员须保持2米距离,比赛全程要消杀
在北京延庆小海陀山,一条国际标准雪车雪橇赛道蜿蜒而下,仿佛一条游龙盘桓在山岭之间。那就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又被称为“雪游龙”。
1月20日,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吴迎正式进入冬奥闭环。他主要承担科研工作,为我国雪上技巧国家队提供科研指导和科技助力,包括赛时运动员状态监控、比赛数据分析、运动员疲劳恢复和营养膳食指导等;同时,他还负责雪车、钢架雪车的执裁工作。在进入闭环的前14天,他就一直待在北京,减少与他人接触,且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赛前96小时内,他还须完成两次核酸检测,两次检测间隔不少于24小时。
, http://www.100md.com
“所有工作都要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行。”吴迎说,在酒店,每天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在进入训练和竞赛场馆前,须严格执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截至1月24日已更新至第二版)的规定,裁判员不仅全程佩戴N95口罩,还要戴透明防护面罩、防护手套,与运动员交流须保持至少2米的距离。吴迎坦言,执裁工作在疫情之下面临不小的挑战,例如,需要对运动员的雪车提前进行防疫检测,统一收车消杀。起点区有运动员休息区、热身区、检录区及车橇接驳平台,人员密集,须随时对各区域进行消杀。
“在之前举办的测试赛上发现,因为要与运动员保持距离,又戴着口罩等,有时候我们说话,运动员可能会听不清楚,就需要加大嗓门,用手势一起比划。但是,我还是很荣幸能投入到冬奥会工作,我会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和大家一起感受冰雪项目的魅力!”吴迎激动地说。
“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护士田佳璐:
, http://www.100md.com
“滑雪医生”4分钟内要抵达伤员现场
在高山滑雪项目中,运动员最高速度可达140千米/小时,受伤率接近15%。一旦伤情发生,通常较严重,有些甚至危及生命,这就要求医生既具备高超的救治技术,又掌握过硬的滑雪技术,才能快速抵达现场急救。这群医生被称为“滑雪医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护士田佳璐是“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的一员,主要负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云顶滑雪公园赛道救援工作。她对做好这项工作很有信心,“早在2018年10月,我国40多名医疗技术过硬又有丰富滑雪经验的医生共同组成了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军团。经过3年多的滑雪、急救等培训和演练,我们对每个细节都反复训练,包括急救包怎么摆放最节约时间都进行了研究。”
田佳璐说,她从 1月21日进入闭环。在赛前演练时,她需要滑着雪板、背着15公斤重的医疗包、穿着十几斤重的雪鞋赶往伤员处救治。因为山上风力可达七八级,体感温度可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救治时还需跪地、脱掉手套等,救治难度特别高。按照要求,不管什么样的赛道,医护人员4分钟内要到场,他们十几个人分成几个点位,分别负责保障一段赛道,每个人都有对讲机,统一接受医疗官调度。
, 百拇医药
田佳璐介绍,运动员食堂和其他人员的食堂是分开的,餐厅离住地约200米,每个人凭证件扫码进入。“餐厅提供自助餐,菜都是机器人炒的,味道还挺好。饭菜种类也十分丰富,禽肉蛋奶等都有提供。”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首钢滑雪大跳台志愿者经理马晓宁:
办精彩安全冬奥,志愿者在行动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将跳台曲线与敦煌飞天飘带契合,被称为“水晶鞋”。它是本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场馆,也是北京赛区唯一室外竞赛场馆。在这里,来自北京9所高校和3家支持单位的389名志愿者将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其中,闭环内志愿者共181人,闭环外208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马晓宁就在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保障人员服务奥运。此次冬奥会,他又作为场馆志愿者业务领域的经理,参与了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管理等工作,还要保障志愿者的衣食住行。按照《防疫手册》要求,志愿者上岗前要求14天不离京,接受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
, 百拇医药
闭环内外两类志愿者的驻地、工作空间明确划分,排班时间确定,录入管理系统,上岗和离岗都有记录,每天有各自的专用班车接送。环外志愿者在场馆隔天一测核酸,在餐厅集中就餐,有隔板间隔,减少接触、交谈。环内志愿者在驻地每天一测核酸,分时段领餐,在休息空间同样须分散就餐。
在“志愿者之家”的墙上,有一面20多米长的巨幅彩绘,它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背景,呈现出不同场馆的运动员造型,还有首钢滑雪大跳台389名志愿者的照片,彰显着“我为人人,冬奥有我”的奉献精神。马晓宁介绍,志愿者之家每天为志愿者配发4个N95口罩、4个医用外科口罩、手消毒用品和测温枪。为保证安全社交距离,休息座椅为一米间隔摆放。目前,志愿者最大的挑战是“低温上岗服务”,因为需要长时间在室外,很容易出现感冒等问题。“我们实行8小时工作制,在没有户外工作任务的情况下,每40分钟可以与其他志愿者换一次岗,进暖房休息,尽可能减少户外工作总时长。志愿者制服都是三四层厚,冲锋衣+羽绒服+夹克衫+保暖秋衣,同时配备‘发热暖贴’。”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萍、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赵迎盼:
保障住宿医疗,分区管理避免交叉
1月20日,西苑医院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保障团队正式出发,负责签约酒店和集中住地的医疗服务保障任务。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萍主要负责为海淀区某冬奥会签约酒店提供医疗保障,该酒店主要接待境外16个国家200多名记者。“我们西苑团队主要分四个医疗防疫组,每组一医一护,提供日常医疗服务、核酸检测,落实相关防疫措施。”
刚入住酒店的第二天,张萍就度过了繁忙的一天。早上自测体温,紧接着进行各种“应急演练”,包括熟悉各种防疫工作流程、酒店安保系统、转运通道和标准作业程序等。酒店入住的外媒记者属于闭环内人员,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或有任何新冠症状,须立即联系“新冠联络官”,他们将协助进行下一步处置流程。如果只是密接者,按照《防疫手册》规定执行,实行单间隔离,每12小时进行鼻咽拭子核酸检测。
, 百拇医药
酒店住宿管理也有充分的防疫考虑。张萍说,入住时,每人持一张电梯卡,只能前往自己所居住的楼层,减少酒店内人员交叉流动。医疗保障人员与闭环内人员也不乘坐同一电梯,无流线交叉。废弃口罩、布草回收处理等都有专门通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赵迎盼负责另一家冬奥签约酒店的医疗保障工作。她介绍:“为提升院前急救能力,我们参加了北京市急救中心举办的急救培训,具体包括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气道管理操作、止血包扎及骨折夹板的固定等内容。”
赵迎盼坦言,冬奥医疗保障工作还是有些挑战。“比如,诊疗外籍人员在语言等方面与日常诊疗还有很多不同之处,这都需要我们去适应和调整。”据悉,整个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程结束后,相关医疗保障人员还要完成隔离和健康监测,才能重回工作岗位和居住地。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丹、骨科副主任医师裴征:
, 百拇医药
对接涉奥人员救治,采用半闭环管理
按现有流程,如果冬奥闭环管理过程中出现患者,北京冬奥组委会和园区医疗官联系,再由医疗官与医院对接。如果是出现新冠患者,将直接转运到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如果是其他类型患者,医疗官会提前通知患者可能需要的科室医生做好准备,由专车送往医院就诊。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丹说,医院已调用70名医生、上百名护士参与冬奥医疗保障工作;对现有病房、诊室进行了改造,满足“三区两通道”的传染病防控要求;专门制定了治疗、院感防控、紧急疏散、危重病接诊、转住院等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多次演练。
医院医护人员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门保障涉奥人员,统一闭环管理,由医院负责衣食住行,并为闭环内人员就诊设立单独诊疗空间,避免闭环内外人员发生交叉;另一部分是继续为社会提供医疗的人员,暂无需闭环,执行二级防护标准,所有医护人员每周须进行2次核酸检测,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如果涉奥患者有阳性、密接等情况,会根据实际情况升级防护。
, 百拇医药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裴征主要负责距离较近的几个场馆内涉奥人员的外伤救治。如果患者中出现阳性病例,医护人员救治后也须隔离观察。“我每天须穿二级防护装备,在医院开辟的冬奥专区里上班,休息和生活也在专门住所内统一管理。在合理的安置下,我们能做到医生8分钟内到岗,护士15分钟到岗。”裴征说。
为保障冬奥救治不掉链子,骨科保障团队分三个梯次6名医生和6名护士。裴征说:“我是第一梯次的医生,如果我被隔离,第二梯队的医生就要接手工作。冬奥专区的骨科门诊设立单独手术室,配有专用CT等设备。当出现病人时,冬奥组委专用车辆会将患者送到首钢医院冬奥专区,在门口进行病人交接,确定由门诊接诊,还是转到传染病定点医院。关于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我们要努力在目前可行的基础上做到极致。”▲
入境—入住—赛场
闭环防疫细到每个环节
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截至1月24日已更新至第二版),闭环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法,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在保证涉奥人员和中国公众安全同时,又能使保障日常工作的完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闭环管理涵盖抵离、交通、住宿、餐饮、赛场、开闭幕式等所有涉冬奥场所。
, 百拇医药
疫苗接种。所有来华人员至少14日前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才可免除集中隔离。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可因对疫苗严重过敏等医学原因申请豁免疫苗接种。其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者,须在指定地点集中隔离21天后方可进入闭环系统。进入闭环工作的中方人员,除完成全程免疫(包括加强针)外,赛前14天严格限制与他人接触。
入境。所有涉奥人员入境前须核酸检测阴性,新冠康复者不满30日,需提供两次间隔24小时的核酸阴性报告,来华前14日下载“冬奥通”APP,监测并上传每日健康状况。航班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后,海关人员登机检疫,机上每位成员需配合海关人员完成健康申报核验及体温监测后方可离开飞机;如健康申报和体温正常,将进行核酸采样。完成注册和入境边检手续后,人员直接转至住地,等待核酸结果。出入境均使用赛会专用交通工具。
住宿和餐饮。所有人员入住冬奥村、冬残奥村或北京冬奥组委签约酒店。冬奥村、冬残奥村内提供餐厅、健身中心、娱乐中心、自助洗衣房、假肢矫正及修复中心等。入住的签约酒店设有便利店,可预约使用健身房、游泳时、会议室等场所。酒店用餐可选择堂食、打包到房间或呼叫24小时送餐服务。
, 百拇医药
场馆管理。进入训练/竞技场馆前,都有红外线体温检测。如果体温≥37.3℃,将使用水银体温计复检,体温确实超过37.3℃,将进入隔离区等待下一步措施。每个场馆在医疗站附近设置一个隔离区,若出现发烧、新冠肺炎症状或任何疾病症状,将被安排至临时隔离室。
赛时。运动员、随队官员抵离及往返北京赛区、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享有专属交通服务,不能前往闭环外地点;其他人员乘坐冬奥会专用交通系统,仅能在目的地列表地点开展工作,确保与闭环外公众和各类人员无接触。除运动员和有需要的技术官员外,其他人员在场馆所有地点须全程正确佩戴无呼吸阀的KN95/N95/FFP2口罩或其他同等级口罩。
闭环管理中执行严格的防疫消杀政策。例如,经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扶手、桌子、柜台、水槽、开关、电梯按钮、手持设备等)将每日数次消毒;餐桌、公用设备、车辆等使用前后均会进行消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