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科学报》 > 2013.02.01
编号:82519
健康工作五十年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中国科学报 2013.02.01
     ■见习记者 王俊宁

    采访马纪龙老先生纯粹是“意外收获”。借采访他的妻子孟慧英教授的便利,新闻好奇心的驱使,记者顺便也收获了这份“意外惊喜”。

    根据声音判断一个人的年龄,记者本人做过不止一次,但马纪龙却带来了一次“意料中的意外”。年逾八十的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开口便讲述了他的趣事:好几次在小步跑上公交车后,售票员都问其要票,为这件事他高兴了好一阵子。

    从运动健将到焊接专家

    如果你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学生,如果你常去清华大学体育馆,或者如果说你只是在2006年的某一天偶然来到清华大学田径场,你就会知道甚至看见过一名73岁的老人举着沉重的旗子,步伐坚定地绕着操场跑步的身影。

, 百拇医药     他就是马纪龙。

    说起2006年的那次跑步,马纪龙言语里都透露着“骄傲”。那是清华大学田径体育代表50周年纪念会,作为清华大学第一批田径队代表的马纪龙应邀参加。活动需要马纪龙举着象征田径队精神的旗帜绕着操场跑一圈,然后把旗子交到下一届运动代表的手中。当时的马纪龙脚部做过手术,但他还是跑了下来。

    “后来我的医生都不敢相信,”说起这段故事,马纪龙告诉记者,“但是这是一种精神,是我们那个时代体育强身的一种精神。”

    马纪龙现在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年轻时的运动底子。从中学时候开始,马纪龙就是学校田径队的代表,他曾经多次拿过北京市短跑冠军,有些甚至打破了纪录。1953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之后也是清华大学田径队的代表,还拿过很多田径奖项。

    “我们那个时候真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像现在的有明星、特长生等区分,那个时候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体育成绩再好也没有什么优惠。擅长体育运动对大家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马纪龙说,“也因为这样,那个时候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好,不像现在经常有报道说大学生体质不断在下降。”
, http://www.100md.com
    体育运动也并没有耽误马纪龙的学业。195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马纪龙走入社会,之后又到英国留学,与很多清华大学毕业生一样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他的校友也都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体育运动的精神,带给他们的享受却是一样的。

    从现实问题到强国忧虑

    年轻时候的经历留给马纪龙很多美好回忆。然而一说到当前的情况,这位老教授脸上便爬满了忧虑。

    “健康这个话题其实很大。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最根本的依仗就是民众的健康。”马纪龙说,“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情况却很不乐观。中国人的体质明显地一年比一年差,媒体上也经常报道我国青少年竞技运动输给其他国家的消息。我每次看到这些心里面都非常担忧。”

    从高职退下的马纪龙并没有过着“不谙世事”的退休生活。这个经历过时间的熏染,目睹过历史磨难的老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每一个足迹。言语之间的使命感,动作里面的忧虑都在各个方面感染着你。
, http://www.100md.com
    “先不提养生,因为很多时候连基本的健康都没有也没有资格谈养生。”马纪龙感慨道,“吃的问题上各种有毒食品层出不穷,甚至连儿童食品也都不放过。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连下一代的健康都不能保证,那么经济建设也就无从说起。体育锻炼上,现在很多中小学连最基本的体育设施都没有,大学的体育也因为‘名利’而变了味道。”

    令记者意外的是,马纪龙家里没有订阅任何报纸。问其原因,得到的答案也令人思索:不愿意看到社会上这么多负面消息。但是,马纪龙有时又忍不住去浏览网页,经济、社会、政治等热点他都熟知。

    “归根到底,人,才是最根本的生产力。一个国家的民众体质如果上不去,这个民族就会被欺负,‘东亚病夫’的耻辱就会重演。”马纪龙不免担忧地说,“中国人的健康需要每个人都有意识,要改掉利益熏心、金钱至上的不正作风,意识到健康问题的严峻性。”

    从强身健体到民族崛起
, http://www.100md.com
    1957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句话影响了马纪龙时代的许多人。

    “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中国科学精英早逝的情况。但是,比起几个科学家早逝更令人担忧的则是整个民族体质都在不断下降的现实。”马纪龙说,“当年蒋南翔校长提出那句口号的时候还补充了一句:身体好的应该‘至少’,身体差的要‘争取’。要照着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估计所有的中国人都要‘争取’了。”

    “我在英国留学那几年,没有回过国也没有出去旅游,都是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拿着实验结果一遍遍地修改和改进。那时候半夜加班是常事,午夜时分所有的教师都亮着灯是很正常的。”马纪龙说起留学经历,“如果没有健康的体质做基础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全民健康一旦毁掉,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

    如今的马纪龙仍旧延续了他凡事亲力亲为的习惯。他说,爬了几十年楼梯,骑了几十年自行车,只要还能动就不会停下来。他家的客厅里,有一张他去年春节爬到盘山顶的照片,透过他身后的青山白云,记者也想象出老先生举着旗杆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
, http://www.100md.com
    “要把自己的身体和国家联系到一起。”马纪龙告诉记者,“不是说好的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我现在做到了,也希望以后我们都可以‘至少’做到,而不是‘争取’。”

    专家简介

    马纪龙 教授,研究员。中国中信集团原副总工程师。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1979年至1982年在英国克兰菲尔德工程学院学习,其间发现了可控焊接熔滴的喷射过程,并获得焊接工程博士学位。后历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焊接研究室主任。所负责的长钢轨焊接工艺课题作为无缝线路子项目于1986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曾多年担任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