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科学报》 > 2014.01.24
编号:96251
“童工”的健康“秘诀”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4日 中国科学报 2014.01.24
     年龄越大,各种器官功能肯定会退化,这是正常现象。要以病为友,要坦然处之。有些毛病是正常的,不要看得特别严重,心里不能老过不去。

    ■实习生 李勤

    人物介绍

    童潜明 湖南地质研究院教授、原总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洞庭湖经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湖湘地理》地质顾问,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及地学科普,出版7部专著,发表140多篇论文。

    让生活更充实
, 百拇医药
    70多岁的童潜明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还在外出作有关环境地质方面的讲座。

    如今在湖南省地质研究院的办公楼里,退休后的童潜明还有属于自己的一间办公室,如果当天没有开讲座、去野外等外出工作,他就会在早上7点多来到办公室,撰写相关专业文章或者在电脑上查找资料学习。

    “有时一直写七八个小时,没退休以前要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所里的同事说我这间办公室利用率最高,所以哪怕退休了也要给我留着这间办公室。”童潜明说。

    他曾经为一个去世的同学写过挽联“早一天、晚一天,总有那么一天;过一天、算一天,充实每一天”。“虽然看上去有些消极,但我着重要提的是充实每一天,充实就是要去干自己愿意干的事,这是保持健康的第一个秘诀。”童潜明解释道。

    1959年,童潜明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此后开始了他立志从事的地质生涯。在地质学的大框架内,他一直学习知识调整专业方向,做着他愿意干的事情。“之前一直在找矿,到本世纪初地质学拓宽到为环境服务,于是我把我的专业调整为环境地质,如研究洞庭湖的地质。”他说。
, 百拇医药
    第一次见到童潜明时,是为了分析湖南的镉米问题,他从洞庭湖的地质谈到水稻的种植土壤。童潜明说:“一般找矿地质的人员对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涉及,所以我要更新知识、调整方向。”

    童潜明认为,生活充实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保持头脑的灵活,这是脑部的锻炼,对预防老年脑部疾病很有效。

    因此他在儿子的指导下学会了一些电脑技能,常用电脑查阅电子资料、收发邮件等。童潜明还是湖南《国土资源导刊》的专栏作者,四个年头已经过去,专栏的其他作者换了又换,只有他坚持了下来。

    “以前写专业论文给同行看,现在的这个专栏主要是做地质学方面的科普。科普篇幅有限,又不能写得死板,要让大家都看懂,所以要字句雕琢,还要准时交稿,我坚持下来了,我很高兴。”童潜明说。

    他还透露自己当前准备写一写自己的地质生涯,总结所做的地质工作,“我才起了个头,所以还得抓紧时间写。”童潜明说。
, 百拇医药
    多和年轻人打交道

    童潜明说,多和年轻人打交道是保持健康的第二个秘诀。他有许多的年轻朋友,如所里的年轻技术专家、媒体的青年记者、走天下的驴友等。

    童潜明笑着说:“我从2004年开始担任《湖湘地理》的地质顾问,经常去野外考察,认识了许多探险的朋友,在山沟沟里探索,跟他们聊天,思想很宽阔,心理年龄就不一样了。比起跟老同志在一块谈的家长里短,我更喜欢跟年轻人探讨有趣味的话题。”

    他谈起他的年轻朋友们更是兴高采烈:“他们要叫我童老,我不答应,我希望被称为‘童工’,这样是朋友,没有距离。”

    童潜明和他的年轻朋友们平均一年在野外探索的时间多达三四十天,热爱游泳的他在野外遇到清澈的水时,还会在水里畅游一把。而去年在湘西古丈县默戎镇中寨村“鬼溪”的野外探索经历至今还让他胆战心惊。
, 百拇医药
    童潜明说,这是最惊险的一次。自己所在的《湖湘地理》12人的科考队伍被山洪所困,古稀之年的他在队员的帮助下在暴雨闪电中颤颤巍巍地攀爬悬崖,脚下是凶猛的山洪。

    《潇湘晨报》的记者薛小林在《湖南岩溶新探之穿越鬼溪 雷电中看见时光一瞬》的报道中这样描述童潜明:“十几名队员很快下至峡谷内,包括年逾古稀、算是‘湖南年纪最大的户外爱好者’的童潜明教授……童教授蹚了一段冷水,但体力尚可,不改职业习惯,雨中还回望身后崖壁,观察两岸地质情况……接下来在陡峭山体树林里的绳降和来回渡过山洪,这对童教授仍是不小挑战,难度实在太大,但已无退路……”

    保持平和的心态

    无论对工作、生活还是疾病,都要保持心态平和,这是童潜明的第三个“秘诀”。
, 百拇医药
    此前,童潜明对洞庭湖缺水进行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被媒体写成内参报给了当时的省委领导。省委领导批示要相关政府部门机构研究,研究结果与童潜明的结论不一致。

    童潜明说:“如果别人看到相反的结果,肯定会觉得气馁,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还是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省领导作决定肯定不是只能听我一个人的意见,而是要听取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见,这样一想,我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不过1年之后,政府部门还是认同了我的意见,这就是说所做的工作还是有益的。”

    有时童潜明和其他老人聊起退休工资时,一些人会抱怨一个高级工程师的退休工资比不上所里清洁工人的工资。童潜明是这样劝解他们的:“你要这样看待这个事情,你的女儿、儿子工资比我们高,你高不高兴?要换位来理解别人。再者,你不高兴影响的是自己的心情。你高兴一点,多活一年,就多赚一年的工资,平摊下来还是赚到了,所以对待生活,还是要有一点阿Q精神。”

    对待疾病,童潜明认为,更要保持超然的态度,要以病为友。

    “年龄越大,各种器官功能肯定会退化,这是正常现象。要以病为友,要坦然处之。这些毛病是正常的,不要看得特别严重,心里不能老过不去。有些人得了一点病,就到处寻医问药,吃名目繁多、能益寿延年的保健品,还有一些人就被自己的病给吓死了。我觉得我70多岁了,工作、生活都还可以,所以对待疾病或者死亡应该是坦然的态度。”童潜明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