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捕获造血干细胞前体
近日,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解放军307医院、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兵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中国医学科学院袁卫平课题组,高效捕获到稀有的造血干细胞前体,从而在单细胞功能及分子层面揭开其发育过程的神秘面纱,不仅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原始数据。该研究于5月19日凌晨发表于Nature杂志。通过这些数据的挖掘,有望为造血干细胞体外再生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认识。
此前,科学家通过研究证实,胚胎时期的血管内皮细胞,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前体”中间状态,最终发育成熟。这一系列过程,完全实现了“蛹化成蝶”的命运蜕变,是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前体”阶段是体外造血干细胞再生的关键节点,最具有深入挖掘的价值和研究意义。然而,造血干细胞前体在胚胎发育时期数量极其稀少,以小鼠为研究模型,每个胚胎的主动脉区域存在着数十万个细胞,而其中真正的前体不足10个。因此,想要精确识别并分离目标细胞,犹如大海捞针。
刘兵课题组得益于长期在“造血干细胞发育及再生领域”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深入调研文献,积极探索。他们最终发现了一个全新标记分子,然后利用高超的单细胞流式分选技术,结合国内首建的关键技术平台,成功实现了单个造血干细胞前体的分离及体内功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他们分离的单个前体,30%以上可诱导为成熟造血干细胞,后者可完全使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血液系统再生。
(军事医学科学院俞莹、沈基飞、庄颖娜供稿)
《医学科学报》 (第67期 第4版 国际期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