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耳炎引起的听力损失
编者按:3月3日是我国第17个“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对于儿童听力健康,我们需要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
儿童需要做哪些听力筛查
为了对听力损失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减少聋儿的发生率,2004年原卫生部即规定所有新生儿都要进行听力筛查。2013年原卫生部规定新生儿及0~6岁的儿童每年都要进行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三个阶段:听力筛查阶段、听力诊断阶段、干预与随访阶段。进行0~6岁的儿童听力筛查,可以弥补新生儿筛查的局限性。比如,部分听神经病的患儿,在新生儿听力筛查时也能够通过检测,而未被发现;一些迟发型的、遗传性的听力损失在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可能会通过检测,需要在儿童期听力筛查中及时发现;另外,儿童期听力筛查还可以发现暂时性听力损失,比如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损失如何干预
听力损失程度分成4个等级:26~40dB为轻度,41~60dB为中度,61~80dB为重度,大于80dB为极重度。
听力损失确诊后要及时地进行干预,像中耳炎、突发性聋、听神经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中耳或者外耳的畸形选择手术治疗;双侧外耳道闭锁可以选择佩戴骨导助听器(BAHA),感音神经性聋选择佩戴气导助听器,对于佩戴助听器无效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可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听力损失的干预时间,原则上是3个月前诊断,6个月前干预。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听力损失。1岁以内的婴儿中,约50%曾患过中耳炎。它多表现为耳痛、发热以及听力下降,并可伴随如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呕吐、腹泻等症状。婴幼儿可出现哭闹、抓耳、易激惹、对声音反应变差等表现。
中耳炎的病因
中耳炎多继发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咽部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可导致大量分泌物及病原体潴留于鼻腔及鼻咽部,引起咽鼓管功能受损,从而引发中耳炎。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除了耳部药物治疗外,缓解鼻塞、流涕症状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中耳炎的预防
孩子生后最初6个月要尽量避免仰卧式奶瓶哺乳,在孩子6~12个月时,避免镇静剂的应用及避免接触二手烟,均可有效减少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生。
中耳炎的预后
大多数中耳炎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可以痊愈,但部分中耳炎,如迁延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等以及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反复复发性中耳炎,则需手术治疗。
治疗儿童中耳炎,务必早发现,早就诊,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
(首都儿科研究所供稿)
《医学科学报》 (第55期 第10版 学术沙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