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婴儿快速识别人脸靠右脑球
人类对自然视觉图片的归类能力超过自动算法,但这种能力是何时产生和发展的一直不清楚,有研究认为这种能力会随着我们学习阅读的能力而发育形成。近日,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婴儿大脑发育期间的关键要素,婴儿在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这种识图能力了,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Life上。
在分辨自然的视觉成像上人类远超于计算机,而人脸就是人类机体在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频繁复杂的社会“刺激”。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带有电极的帽子对15名4~6个月的婴儿的大脑活性进行监测,这些婴儿坐在母亲的膝部,观看快速更替的图片,共48张不同的人脸图像,这些图像在视角、颜色、照明、背景上都不相同,同时这些图片中间还穿插着200张动物、植物、人工物品的图像。每张图像出现的时间仅为166毫秒,相比其他图像6Hz而言,当婴儿每看到一张人脸图像时其大脑右半球就会出现一个特定的刺激波峰,为1.2Hz。这些发现表明正确的脸部识别过程,是婴儿的大脑能够进行阅读之前就发生的,即能够进行图形-背景分离,以及根据大小、角度、光照和表情、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而进行一般性人脸选择性地反应。研究者Bruno Rossion说道,就好象大脑右半球受到损伤引起语言能力丧失一样,对右半球的损伤也会损伤我们区分脸部的能力。
研究者指出这些观察是基于高度敏感的和客观的方法,对婴儿研究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该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个体识别复杂图像的能力。进行人脸识别的基础性元素就是我们进行个体区分的能力,如今研究者就可以利用相同的方法来阐明个体进行人脸识别的时间以及这种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如何变化;父母和护理人员都知道婴儿大脑发育的速度有多快,然而截止到现在由于技术限制研究者并不能获得足够的证据来进行证明。
《医学科学报》 (第22期 第4版 国际期刊), http://www.100md.com
在分辨自然的视觉成像上人类远超于计算机,而人脸就是人类机体在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频繁复杂的社会“刺激”。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带有电极的帽子对15名4~6个月的婴儿的大脑活性进行监测,这些婴儿坐在母亲的膝部,观看快速更替的图片,共48张不同的人脸图像,这些图像在视角、颜色、照明、背景上都不相同,同时这些图片中间还穿插着200张动物、植物、人工物品的图像。每张图像出现的时间仅为166毫秒,相比其他图像6Hz而言,当婴儿每看到一张人脸图像时其大脑右半球就会出现一个特定的刺激波峰,为1.2Hz。这些发现表明正确的脸部识别过程,是婴儿的大脑能够进行阅读之前就发生的,即能够进行图形-背景分离,以及根据大小、角度、光照和表情、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而进行一般性人脸选择性地反应。研究者Bruno Rossion说道,就好象大脑右半球受到损伤引起语言能力丧失一样,对右半球的损伤也会损伤我们区分脸部的能力。
研究者指出这些观察是基于高度敏感的和客观的方法,对婴儿研究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该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个体识别复杂图像的能力。进行人脸识别的基础性元素就是我们进行个体区分的能力,如今研究者就可以利用相同的方法来阐明个体进行人脸识别的时间以及这种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如何变化;父母和护理人员都知道婴儿大脑发育的速度有多快,然而截止到现在由于技术限制研究者并不能获得足够的证据来进行证明。
《医学科学报》 (第22期 第4版 国际期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