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益于心梗患者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的一项研究表明,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保护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该研究发表在2014年第46期的《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上。
该研究目的是评价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在急性ST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46例,随机分为远隔缺血后适应组(n=23)和常规PCI组即对照组(n=23)。远隔缺血后适应组在PCI术前于左下肢绑缚无创血压袖带,术中第一次球囊扩张或血栓抽吸而恢复血流后1 min内开始充气加压阻断左下肢血流,充气5 min,放气5 min,交替3个循环。比较两组酶学心肌梗死面积、术后1 hST段完全回落率、梗死相关动脉(IRA)、校正TIMI帧数(CTFC)的差异以及直接PCI术前、术后血浆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
结果,两组酶学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隔缺血后适应组PCI术后1 h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60.9% vs. 30.4%,P=0.04);PCI术后CTFC在远隔缺血后适应组有降低趋势(28 ±11 vs.33±11,P=0.10),在前壁STEMI患者远隔缺血后适应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5±9vs.39±10,P=0.01)。远隔缺血后适应组血浆MDA、ET-1、TNFα水平于直接PCI术后不同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医学科学报》 (第11期 第10版 国内期刊), http://www.100md.com
该研究目的是评价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在急性ST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46例,随机分为远隔缺血后适应组(n=23)和常规PCI组即对照组(n=23)。远隔缺血后适应组在PCI术前于左下肢绑缚无创血压袖带,术中第一次球囊扩张或血栓抽吸而恢复血流后1 min内开始充气加压阻断左下肢血流,充气5 min,放气5 min,交替3个循环。比较两组酶学心肌梗死面积、术后1 hST段完全回落率、梗死相关动脉(IRA)、校正TIMI帧数(CTFC)的差异以及直接PCI术前、术后血浆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
结果,两组酶学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隔缺血后适应组PCI术后1 h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60.9% vs. 30.4%,P=0.04);PCI术后CTFC在远隔缺血后适应组有降低趋势(28 ±11 vs.33±11,P=0.10),在前壁STEMI患者远隔缺血后适应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5±9vs.39±10,P=0.01)。远隔缺血后适应组血浆MDA、ET-1、TNFα水平于直接PCI术后不同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医学科学报》 (第11期 第10版 国内期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