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编号:136185
中国2型糖尿病的早期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20日 医学科学报 2016.09.20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 杨文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翁建平

    简介

    在中国,糖尿病是一大负担,已有约1亿人被诊断患有该病。中国需要针对本国患者的优化治疗。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其独特性,表现为体重相对较低而β细胞显著退化。β细胞衰竭导致中国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尤其在其分泌的早期相。其后果之一,就是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其他种族患者相比餐后高血糖更为突出。当考虑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时,这些特点直指关键策略,包括控制餐后高血糖和保护β细胞。对于未经药物治疗的患者,除了二甲双胍,还推荐胰岛素促分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针对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对具有严重高血糖的患者,建议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以重建β细胞功能。二甲双胍、胰岛素促分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失败时,建议采用基于肠促胰岛素的药物治疗。尽管中国患者中抗糖尿病药物应用数据在不断增长,但距离循证治疗仍有差距。为了巩固针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治疗指南,研究仍需开展。

    前言

    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由1994年的2.5%升至2008年的9.7%。2010年一项调查采用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空腹血糖(FPG)≥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6.5%,估计糖尿病发病率为11.6%。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糖尿病人群(约1亿)。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几个显著的临床特征,因此对中国患者的治疗应该量体裁衣,而不应照搬欧洲和北美的治疗指南。这里,我们将讨论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阐释中国与欧洲、北美国家指南的不同之处,并回顾评价得自中国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我们也将讨论为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而开展更多研究的必要性。

    生理及病理背景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存在显著的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分泌受损,β细胞功能低下比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更为突出,这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不足相关。胰岛素分泌不足,尤其在早期相,与餐后高血糖紧密相关。餐后高血糖的管理对于很大一部分中国患者而言尤为重要。欧美调查显示,单独餐后高血糖发生率为1.2%?1.9%,而中国2007-2008年调查显示该数据为2.6%?2.9%,因此中国超过40%的患者其糖尿病诊断依据为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而非空腹血糖升高。在决定针对中国患者的治疗方法时应该考虑这种情况。

    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平均体重指数(BMI)比白人患者低得多。中国糖尿病患者平均BMI为25kg/m2,

    《医学科学报》 (第5期 第2版 封面故事), 百拇医药(杨文英 翁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