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方式
编号:136610
生活方式干预与心血管病死亡率息息相关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20日 医学科学报 2016.1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巩秋红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11.6%,位居世界第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防治糖尿病迫在眉睫。

    由我院主导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旨在研究生活方式干预对于中国耐糖量减低人群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研究自1986年起,入组了来自33个诊所的576例IGT患者,以小组随机的方式将其分配到对照组以及3个生活方式干预组:饮食组、运动组、饮食+运动组,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持续6年,于1992年结束。

    对于饮食组,鼓励患者遵循中式标准菜谱,如其BMI<25,嘱其热量摄入量约每日30kcal/kg,并减少酒精和碘的摄入;如其BMI≥25,嘱其减少热量摄入,减轻体重约每月0.5~1.0kg直至达到理想体重。对于运动组,建议患者增加每日至少1个运动单位(30分钟步行)业余体力活动,不设上限。对于饮食+运动组,建议患者同时注意饮食及运动要求,程度可稍减。对于对照组则无特殊指导建议。同时安排监测员进行随访和指导,并开设指导课程,第1年10次指导课程,第2~6年每年3次指导课程。所有受试者每两年行OGTT检查明确血糖情况。

    结果发现,6年积极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饮食干预组糖尿病发病率降低31%,运动干预组降低46%,饮食+运动干预组降低42%。这说明,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同时,通过后续20年、23年的随访发现,通过生活方式干预,20年糖尿病累计发病率下降43%,累计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9%,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下降41%。该研究说明,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能够预防糖尿病且具有后效应,而糖尿病发病率的下降则可以进一步降低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病死亡率。

    (本报记者武妙兰根据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专家报告整理)

    《医学科学报》 (第87期 第8版 观点), 百拇医药(?巩秋红)